那坡同益新:2022年首批智能工厂化饲料养蚕结茧
养蚕智能化自动生产线。陆治蓉摄 |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那坡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那坡同益新丝绸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益新公司)这个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技术援助的发展模式,推动全县桑蚕产业集聚发展。
近日,同益新公司全龄智能工业化空调养蚕车间,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正趴在人工饲料上不停的进食。蚕宝宝吃的不再是绿油油的桑叶,而是泥巴状软绵绵的专用饲料,住的还是恒温恒湿的“大宅子”。智能机械代替人工,给蚕宝宝“搬家”、催青、收蚁、小蚕饲养、大蚕饲养、结茧、采茧一整套养蚕新模式全在车间里完成,完全颠覆了传统养蚕模式。
“饲料的主要成分是桑叶,大豆粉,玉米粉等,这个人工饲料工业化养蚕是我们养蚕历史上一个颠覆性的技术,里面要克服很多的技术难点。今年是2月25号开始第一批催青,现在长得快的已经开始结茧了。” 养蚕技术负责人田发芳说。
同益新公司占地面积200亩,自2017年入驻那坡县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2020年,同益新公司上了新项目—工业化养蚕,日前,该项目已正式进入投产阶段。该项目的建成投产,间接缓解周边群众就业压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智能工厂化养蚕五龄区车间里,一批蚕宝宝能够顺利上簇做茧。
在车间里,看不到传统方格簇的身影。饲料喂养区,8-10层的白色塑料筐整齐码放,这是蚕宝宝的“小窝”,通过叠放饲养筐的设计,省去养蚕空间也减少了劳力投入,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能。
据悉,同益新公司还在那坡县发展蚕桑基地500亩,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基地有小蚕共育,大蚕养殖,蚕桑基地还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县桑园面积超过11万亩,累计养蚕超过18万张,产业范围覆盖全县127个行政村5000多户,有效保障了企业的原材料供应。
据介绍,如果人工养蚕,一个人一个月最多也只能养得一到两张,而通过全龄智能工业化养蚕,一天就能养75张,一天可以产出3吨多的蚕茧,年产蚕茧量达1000余吨。产出的蚕丝质量也比人工要好得多。而蚕宝宝也不再受口粮、气候和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实现了养蚕不靠天气,不看季节,不受环境污染,可以实现全年365天采茧。正是这一个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让桑蚕产业实现了更高的增产效率,更稳定的蚕茧质量。
目前,同益新公司其他项目也正有序作业中,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数码印花项目(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建设集工业化养蚕、蚕茧和桑叶收购、白厂丝生产、纺织绸布、炼染数码印花为一体的丝绸加工全产业链,提高桑蚕产业附加值,带动群众稳产增收,全力助力乡村振兴。
“全龄式的养蚕颠覆了我们几代人的梦想,解决了粮桑争地问题,让农户减负增收。养蚕户不再需要白天起来摘桑叶,晚上熬夜饲养蚕。现在是善于种植桑树的只需管好桑田,善于养蚕的到工厂养蚕。无需个人承担种桑养蚕风险了。我们通过保护价收购叶子,促进整个产业链的经济效益,让这个产业放大四倍以上的产值。”公司董事长林金伟满脸笑容说了这番话。(陆治蓉、梁海平)
精加工的养蚕饲料。陆治蓉摄 |
恒温恒湿的养蚕置放间。陆治蓉摄 |
蚕宝宝在吃精加工饲料。陆治蓉摄 |
吃着饲料长大的蚕上簇结茧了。陆治蓉摄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