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广西要闻

让传统瑶绣走向世界

——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服饰传承人李素芳

2022年03月12日08:57 | 来源:广西日报
小字号

穿针、引线、下针……在贺州市瑶族文化体验馆内,李素芳沉浸于瑶绣的世界,翻转着手指尖的绣花针,飞针、走线,娴熟而丝丝入扣,轻巧的技法,犹如优雅的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古老的民族手工技艺正在她手中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让瑶绣走进联合国

李素芳出生在瑶绣世家,跟随长辈们学习传统技艺,精致美丽的瑶绣图案早已在她脑海生了根。

2004年,李素芳结束10年外出务工生涯回乡创业,重新拿起了手中的针线,在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和贺街镇开办了两家瑶族服饰制作工坊,开始了对瑶族刺绣的潜心研究。

“瑶族服装需要大量使用刺绣。普通瑶族聚居区有5种不同的服装,但贺州却有13种,13种不同服装中隐藏着几百种图案。”为保留不同瑶族服饰的传统特色,李素芳几乎走遍了贺州境内的所有瑶寨,潜心学习刺绣制作工艺。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李素芳也在不断创新,她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从服装、小挎包、布鞋到纸巾盒,瑶族刺绣被背上了肩头,也被放上了餐桌。

2016年,李素芳制作的《瑶绣—瑶族盘王印章》和《瑶绣——年年有鱼》两种刺绣图案作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征集,用于联合国商务笔记本的封面装饰,贺州瑶绣由此走上了世界舞台。

抢救即将流逝的技艺

瑶绣是纯手工制作,制作周期长、效率低,在大工业的流水线时代,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学艺的越来越少,传统瑶绣技艺面临着绝迹的风险。这让李素芳很是着急:“这流传了1000多年的传统手艺,可不能就这样被湮没了。”

2006年10月,以贺州瑶族服饰为代表的瑶族服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让李素芳看到了希望。

2010年至2012年间,李素芳和广西瑶学会、广西民族研究院的专家开展了一系列“抢救性记录瑶族传统文化公益活动”,走遍了桂、粤、湘、黔、滇5个省区主要瑶族聚居村落,走访了许多非遗项目传承人,拍摄瑶族服饰文化。这次活动,更加坚定了她传承瑶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近年来,她应邀到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当地中小学校授课,让瑶族服饰文化走进了区内外学校课堂;她还带着瑶绣作品参加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大型国内、国际展会达100多场次。

“绣”出瑶乡致富路

“不仅要带领村民传承瑶族文化技艺,更要让他们从中收获果实。”2016年,李素芳在老家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投资建设瑶族服饰传承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500多名绣娘居家就业,形成了完整的人工“生产线”。目前,李素芳的公司每年可生产瑶族传统刺绣和织锦1.2万多张,生产传统瑶族服饰2100余套和手工艺品5600多件(套)。

最让李素芳高兴的是,企业生产的传统瑶族服装,返销进了瑶族村寨,使贺州瑶族失传多年的民间风俗得以激活、恢复。

“现在是少数民族发展最好的时代,我要和瑶胞们一起,把瑶族文化发扬光大。”李素芳说。(记者骆万丽 通讯员丁爱民)

(责编:李敏军、陈露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