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西频道>>原创新闻

广西金秀:守望相助 共绘新时代民族团结壮美画卷

2021年12月03日08:57 |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金秀12月3日电 在祖国西南连绵的大瑶山脉之间,青山绿水环绕着一座小城,奔腾的金秀河水穿城而过,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美丽小城,这里,是“世界瑶都”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成立于1952年5月28日,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全县辖3镇7乡77个村民委4个社区,有瑶族、苗族、侗族、壮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9%。这里,全县15.61万各民族群众心手相连、血脉相融,用青山绿水的底色和高质量发展的亮色,绘就了欣欣向荣的民族团结进步壮美画卷。

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和民俗优势,承旧启新,开拓进取,长抓不懈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断书写金秀经济健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精彩华章。

加强组织领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秀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任务来抓,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尤其是2017年成功创建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以来,该县从2018年就提出了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目标,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结合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制度,多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构建起“县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民族团结工作,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民宗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派出所创新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瑶老同”调解队调解模式,让平安和谐之花在瑶乡绽放。金秀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通过不断创新方式,抓载体建设,多措并举,该县把民族团结“六进”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后重点在桐木中心校、县民族小学、罗香中心校、广西金秀松源林产有限公司、大樟中心校、县人民法院、桐木镇古池村等学校、企业、机关单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20年,全县机关单位开展创建活动达到100%,企业达到20%、 农村(行政村)和社区达到20%、乡镇(街道)达到100%、学校(公办中小学)达到100%,宗教活动场所达到50%,促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2017年金秀县获命名为自治区级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截至目前,该县被命名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个,模范个人2人,省部级示范单位2个,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9人,市级示范单位16个,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1人,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创建工作热潮,推动了全县民族团结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推进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繁荣

“十三五”以来,金秀县委、县政府牢记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的殷殷嘱托,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抓紧抓好,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加强民族地区建设,出台一系列专项计划,全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

绿水青山环绕的金秀瑶族自治县罗香乡罗运村横村屯。金秀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2016年以来,金秀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53亿元,用于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全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41170人脱贫,4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3.97%降至零,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019年4月,金秀县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成为广西率先实现整县脱贫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近年来,该县切实提高站位,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致力打造金秀品牌,努力提高金秀形象,先后出版《金秀大瑶山瑶族史》等五本瑶族文化丛书;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瑶族博物馆;在全县干部职工中推行着瑶族服装上班制度;现已有《黄泥鼓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石牌习俗》获公示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过山音》《瑶族服饰制作技艺》等18个项目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内的盘振松被认定为国家级第四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蓝桂英、赵衷民等18位瑶族民间艺人认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金秀瑶族自治县“独秀班”的同学们参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史馆。李显杨摄

通过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精准发力、加快发展,确保了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形成了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助力地区发展的良好局面。“十三五”期间,金秀民族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65%、99.9%、98.5%、99.78%、99.69%;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699人;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42亿元、救助各类对象共计70.29万人。获评“2017—2018年广西平安建设先进县”“2019—2020年来宾市平安建设先进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坚持文化浸润 凝聚思想认同共促民族团结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

长期以来,金秀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根本的认同,持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党的民族政策在各所学校中广泛开展,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了全县中小学等国民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课堂,专门设立了县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高中3所学校。在各中小学校中构建了传承与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的课程体系,在教育科研引领和推动下,系统性地研究并指导学校开发了民族艺术欣赏课、民族文化艺术课等课程,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研究工作,推进了民族优秀文化课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滋养学生心灵。民族传统文化的在学校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乐在其中,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勾通、交流学习、共同进步,传统文化教特色育成效显著,已经形成了金秀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金秀瑶族自治县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为群众开展技艺培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梁惠婷摄

为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该县还结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民族节庆活动,利用瑶族“盘王节”、杜鹃花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开展多样化的联谊、交流活动及群众性文化活动,增进各民族间情感交流,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升文化保护传承水平,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今年11月,“世界瑶都——中国金秀2021年瑶族盘王节”民族团结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舞香龙”展示活动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车田村举行。金秀瑶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梦想凝聚力量,团结开创未来。如今,金秀民族团结氛围更加浓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理念正深深融入大瑶山各族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不断成为谱写金秀发展新篇章的强大力量。(廖晨言 吴明江)

(责编:吴明江、叶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