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良田生机勃勃,农家土屋旧貌换新颜,村民致富喜上眉梢……
初夏时节,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的各个乡村,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从发展特色产业,激活农旅融合多点开花,到下大力气整治环境,让乡村更有“看头”,再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民有了新的“奔头”,宾阳县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以“稻”为媒,文化旅游促振兴
走进宾阳县古辣镇马界村委大陆村,千里良田映入眼帘,风吹麦浪,一幅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的稻田艺术画随风飘荡。近年来,当地景区内的“稻田艺术画”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网红景点。
据了解,依托稻田艺术画,大陆村2017年—2020年连续4年举办稻田艺术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旅游名气进一步打响,人气进一步聚集。
“家乡美了,我们也增光了。”55岁的村民韦设章,曾在广东卖粥多年,如今看到家乡大变样,他毅然选择返乡创业。
古辣镇大陆村内修建的彩虹滑道。人民网 王功孝摄
对接项目,召开股东会,查看合同......自2020年返乡后,韦设章抱着一股“把家乡搞好”的信念,热情满满地投身家乡建设。像韦设章一样的能人选择返乡,在当地不在少数。据介绍,古辣镇党委、政府积极动员引导在外能人返乡,参与建设家乡。大陆村返乡青年自筹680万元,在村内增设网红玻璃桥、步步惊心桥、彩虹滑道、碰碰车、小火车、玻璃水滑道、枪林弹雨、碰碰车等10多个趣味体验项目,使美丽乡村成为旅游乐园。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大陆村人认识到,产业支撑、藏富于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于是,大陆村组织村民以稻田艺术为媒介,带动观光、休闲、餐饮、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发展,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其中,以“稻田艺术画”为主线所延伸出的网红玻璃桥、高空索道、彩虹滑道等极具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项目,也先后建成并对外开放,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宾阳县大庄村内新建的特色崭新楼房。人民网 王功孝摄
宾阳县大庄村村容别具一格。人民网 王功孝摄
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大陆村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230万元,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以“景”宜人,生态宜居谋发展
走在宾阳县武陵镇留寺村委龙德村,山水相拥,一条小河蜿蜒穿过村落,水面上碧波荡漾,一头水牛雕像露出河面,岸旁的柳树枝芽清脆嫩绿,阵阵清风拂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龙德村内一景。人民网 王功孝摄
近年来,龙德村坚持以“环境整治、设施建设”为抓手,努力把龙德村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的田园、设施完善的家园、生活舒适的家园”。2020年6月,武陵镇龙德村获批为2020年市级乡村振兴(生态综合)示范村进行建设。
龙德村内一景。人民网 王功孝摄
绿化美化村屯道路,整治清淤江河湖泊,建成村级垃圾污水处理站......龙德村凝聚村民力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社会各界支持和发动村民筹资投劳,建成灯光球场、文化长廊、观光亭、村文化活动中心楼等多个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打算做一个水上游乐场,全面把我们村的旅游再搞上一层楼。”武陵镇留寺村委党总支部书记吴之副站在龙德村头,指着旁边河流,嘴里嘟囔着如何更进一步激发龙德村乡村振兴活力。
龙德村内游客在游玩。人民网 王功孝摄
村容村貌搞好了,产业也跟着发展起来。龙德村村民吴云以前在深圳打工,看到村里搞旅游有发展,就跟着做起了农家乐。“在家搞农家乐,又近又自由,收入也比打工强。”谈及收入,吴云脸上藏不住满脸的笑容。现在,他一边搞农家乐,一边养鱼,收入途径多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蔚蓝的天,干净整洁的村庄,带给群众的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生活品质的提升。现如今,龙德村产业发展,村民收入有所提高;风貌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风文明,先进模范引领带动;生活富裕,发展旅游有方向。
以“业”为基,乡村产业筑基石
在宾阳县古辣镇古辣社区,穿过一片稻田便来到了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该区以岭南特色的明清建筑群、古朴清幽的古村落环境和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为特色,区内古建筑庄严气派、建筑工艺精湛,景区内小桥流水、青砖巷道、古树庭院“游水乡、闻稻香、品书香”,村外大片农田环绕,形成了独特的一番美景。
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区。人民网 王功孝摄
“我们主要依托旅游资源,把景区做大做强,为村民增加收入,带动村民就业。”古辣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蔡怀先介绍,村里的旅游产业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五一”期间,外地游客陆续来到村里旅游,拉动了周边的文旅经济。
蔡村内一景。人民网 王功孝摄
产业支撑是发展关键。广西鑫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广西宾阳县新圩镇,是一家以大米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该企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 ”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创新利益链接机制, 通过产业化订单、农资团购、科技培训、品牌共享等多元化的利益链接方式, 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工人查看稻米加工机器。人民网 王功孝摄
正在加工的稻米。人民网 王功孝摄
“通过提供技术培训,科学种植,惠及了周边农户2万余人。”广西鑫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蒙庆介绍,目前该企业正与附加的村子合作,共同发展农业,以实现产业帮扶,助农增收。
泛舟游湖,穿古桥游水乡,观稻田景观艺术,品特色美食,赏地方美景......宾阳县以“稻”为媒,以“景”宜人,以“业”为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打造成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