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百色市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税种调节+税制引导+政策辅助”的绿色税收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主动绿色转型,使革命老区在快速发展中既收获金山银山,也留住了绿水青山。
反向倒逼,杠杆效应开始显现
环保税“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特点,有效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制糖业是水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之一,对制糖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一直是“老大难”问题。而随着环保税的开征,则是“倒逼”着广西田林和平糖业有限公司不断加大对节能减排设备的投入和技术改造。在技改后,该公司的吨糖新鲜用水从2018年-2019年榨季的6.53吨,下降到了2019-2020年榨季的4.73吨,节水幅度高达27.58%,新鲜水的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废水的排放量。该公司总经理钟世益表示:“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公司实现了降本增效。与2019年相比,2020年环保税应纳税额降幅高达79.28%,公司的盈利也实现了进一步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2月,百色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6%,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累计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5%。
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背后,离不开以环保税为代表的绿色税收助力。“绿色税制”的建立和推行,倒逼企业摒弃粗放发展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开征环保税可能会短期让我们感受到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却能够进一步刺激我们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广西澳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陆家全表示。
正向引导,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现行税法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企业所得税抵免,这也进一步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的骨干企业,华润水泥(田阳)有限公司拥有一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具备成年产熟料150万吨、水泥200万吨的生产能力。自2018年以来,该企业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和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上的投资额达924万元,累计享受到的企业所得税抵免约92.4万元,这有效减轻了运营成本和资金负担。“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我们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循环发展,用节约下来的税费加大研发投入,在切实增强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该公司财务负责人马世涛表示。
广西信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自治区“千亿生态铝”重点企业,是国家级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骨干企业。自环保税法实施以来,该企业积极响应号召,不断加大环保治理投入,近几年来先后购进逾4000万元的环保设备,不断加大对废水处理、氧化铝以及电解铝的排放污染物治理力度,治污效果明显。企业负责人崔玉峰表示:“得益于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在过去一年,我们增值税减免101.98万,企业所得税减免9576.82万,而加大环保设备的投入也享受了相应的税费减免,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低碳环保的发展路子。”
持续激励,政策影响不断扩大
近年来,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对企业环保、技改等研发投入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叠加推出,让企业在响应绿色“制造”时更添“底气”。
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入选“2021年度广西重点拟上市企业”。在不断叠加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下,企业在技术升级改造上累计投入了463.23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高达600余万元。“得益于税费优惠政策,2020年我们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共计减免3133.85万元,环保税也同比减少了5.2万元,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公司财务负责人黄尚思说。
广西凌云县通鸿水泥有限公司近几年的发展,也很好地印证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该企业财务负责人安平平认为,近两年来大规模的减税降费给了企业很大的信心,仅2020年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就同比减少了761.92万元,让企业对垃圾气化技术与新型干法水泥窑工艺技术的集成创新成果转化增添了不少底气。目前该公司总投资5000万元的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已投入运营,日处理城镇生活垃圾达100吨。
国家税务总局百色市税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全面推行“绿色税制”,不折不扣落实税费优惠,助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百色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助力革命老区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罗绍祥 黄明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