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供电段:平凡工匠坚守岗位 护佑铁路安全畅通

2021年05月06日16:06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五一”劳动节假期期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供电段干部职工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柳南客专、南广高铁、南昆铁路等大动脉的供电安全,谱写出一曲曲劳动者赞歌。

廖盛登(右二)正在指导职工分析6C数据。田昌友摄

廖盛登:守护接触网的千里眼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核心系统,承担着向高铁动车组和电力机车输送电力的重任。在八桂大地的千里铁道线上,其上空有数以万计的供电接触网设备零部件。如何“看清”这些设备部件,并确保它们“在岗”运行?

接触网6C检测监测系统便是保证这些零部件安全“在岗”的设备,就好似一只千里眼,让接触网设备隐患故障无所遁形。而廖盛登便是南宁供电段的6C检测监测系统的项目研发人。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主要是靠人工方式,对接触网零部件进行逐个检查。耗时耗力,工作效率还极低。”廖盛登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作为生产骨干的廖盛登开始带领攻关小组成员和厂家进行联合技术攻关,对检测车进行改装。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最初的检测系统项目研发成功,并转化为生产力。经过不断的升级改造,目前的接触网6C检测监测系统可以对线路上的接触网悬挂装置实时成像,让工作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在远端实现对现场接触网设备进行零部件松、脱、断、裂等机械故障的全面监测,开启了接触网检修“千里制导,精确检修”的作业新模式,彻底改变了接触网检修格局。

现如今,接触网6C检测监测系统应用范围已涵盖南宁供电段管内的柳南客专、南广高铁、南昆铁路等九条高普铁线路。在“五一”假期里,廖盛登作为南宁供电段接触网6C检测监测工作主管,正和系统运行人员一起守护人们的平安出行。

阚友(右一)正在指导职工查看变电设备数据。雷旎摄

阚友:铁路供电“心脏”的手术师

牵引变电所被称为铁路供电的“心脏”,承担着将区域电力系统送来的电能转变为适用列车牵引的电能,并输送至铁路线上空架设的接触网。供电“心脏”任何一个电压波动都可能造成线路运输梗阻,出现任何故障,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查找到病灶并将其消除,阚友就是南宁供电段一位供电“心脏”的手术师。

“认识设备就要像交朋友一样,得用心去了解。”阚友常说。工作之初,阚友并没有想到如今能够成为一位“主刀人”。1998年参加工作后的多年,他一直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变电值班员。直到2007年,黔桂铁路即将开通运营,不甘于“寂寞”的阚友主动请缨前去支援,到继电保护组补充力量。

对于新专业繁杂的二次回路线路图,型号多样的设备、零部件,阚友从零学起,那些困难没有阻断到他的脚步,反而激发他对新领域的求知和巧思钻研,小到每一个部件的动作过程,大到整个变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他都梳理得明明白白。经过多年的钻研,他比设备厂家人员还熟悉设备构造和原理,因此获得了一个“厂家代表”的雅号。

现在,阚友是该段南宁南检修车间的技术员,负责全段变电所的检修和应急处置,每当有职工在现场检修时,有处理不了的棘手问题,都会拨打他的电话,咨询求助,因此他的的电话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阚友热线”,他也被大家视为“定海神针”。

而他本人如他的“热线”一样,随时处于“备战状态”,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假日,亦或深夜凌晨,随时赶赴现场处置疑难故障,保障铁路供电“心脏”安全。

工作中的曾川。田昌友摄

曾川:冲锋在前的“老班长”

在电气化铁路的沿线,每隔几十公里,便有一个接触网工区,在这驻守的铁路职工被称为接触网工,他们平时主要的工作是攀爬到钢轨上空的接触网上检修供电线路。绝大多数的时候,他们按照作业计划,在列车停运时有规律地出动去检修。但无检修任务,他们也是24小时随时待命,随时做好应急出动抢修抢险的准备。

曾川,就是南宁供电段一个经常带领职工冲锋在前的“老班长”,他现在虽然已经是一名车间的技术员,但是一接到紧急任务,他从来都是带领职工冲锋在前;虽然他才35岁,但是大家用一声“老班长”来表达对他曾经在一线岗位摸爬滚打、现在依然能带领大家“冲锋陷阵”的崇高敬意。

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岁月静好,除了接触网工日常检修的保障,应急出动却是鲜为人知的保障措施。像接触网挂“轻飘物”应急处置、雨季防洪抢险等处置现场,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保证完成任务!”则是曾川接到任务后的第一反应,这是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从部队保留下来的习惯,更是对旅客安全出行的郑重承诺。

节假日在岗在位保障安全供电是曾川工作的常态,他不仅仅是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在紧急时刻能坚决站出来、冲锋在前,叫响“保证完成任务”已成为他的标签,这种冲锋在前、敢拼敢干的劲头和突出的技能让他两度获得“全路尼红式青年”称号以及“全路青年岗位能手”荣誉。寒来暑往,无论是在一线操作岗位还是走上管理岗位,他依然冲锋在前,为列车安全供电保驾护航。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铁路“工匠”,他们不忘初心,坚定执着,用汗水和智慧,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王勇、申卫平、韦杰)

(责编:王勇、黄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