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被大山环抱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江竹村,远观白雾缭绕,群山苍翠,茶树郁郁葱葱;近看清澈的溪流潺潺,银白色的木耳菌棒林立,掩映在杉树丛中的一朵朵灵芝宛如撑开的小伞,错落绽放、生机盎然;环顾山村,云蒸霞蔚似人间仙境,处处洋溢着淳朴自然的苗乡风情……
“难以想象,风景如画的江竹村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村。”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江竹村第一书记,西北工业大学学生处业务主管方原说,这座小山村,因为贫困,与西北工业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015年起西北工业大学承担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任务,每年选派学校优秀管理干部前往融水挂职,并向江竹村选派驻村书记,方原是第四任。
如今,村民摆脱贫困迎接全新的生活,方原还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一心扎进去 扶智又扶贫
2018年,方原接到学校任务来到江竹村参加扶贫工作。在西安生活、读书、工作的方原,第一次踏进广西,来到这个温暖潮湿的小山村,住吊脚楼、吃农家饭,干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扶贫工作,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刚开始的新鲜、不适应、迷茫,到如今深深热爱上这片土地,与村民熟络,工作有方法有思路,方原成长了,江竹村也跟着蜕变。
三年来,他坚持每年遍访贫困户,精心做好政策宣讲、产业奖补、危房改造、雨露计划等“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日常工作;争取资金1300余万元建设水利设施、巷道硬化、光亮工程等20多个项目;利用后援单位资源,开展义务送诊、优秀大学生暑期支教、暖冬棉被发放等活动,还建设卫生室、儿童之家、健身角……
此外,方原还凝练了“党建与脱贫攻坚、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相结合,建好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建强党建特色品牌,建成五星级党组织”的工作思路,打造了以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为主的“4+2”党员致富带头人队伍。他还创新建设融水首家扶贫爱心超市,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获得全县示范推广。
如今,江竹村的村民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和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电商,要么投入茶叶、灵芝等种养业,要么参加村里的旅游产业或到扶贫车间工作,全村呈现出一派干事创业的新气象。
脱贫做明灯 奔赴振兴路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干部群众,属于后援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的师生员工,属于江竹村的广大村民。”方原说,与此同时,也特别感谢父母妻女的支持。一心扎进农村,方原错过了许多女儿成长的关键时刻。“但是没想到,女儿很以我为骄傲,还告诉班里的同学,她的爸爸是一名扶贫干部。我特别感动,家人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源泉。”
与脱贫攻坚挥别,方原踏上新的征程。“我将以这份荣誉为动力和新起点,继续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农村深度改革,构建生态宜居环境,促进产业优化发展,为早日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村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江竹村努力奋斗。”方原坚定地说。(荣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