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张柳容向村民介绍统一种植优质稻的好处。
杨宁和工人在电商服务点整理最新上架的农产品。
杨宁在村党员大会上讲述今年村里的产业发展计划
江门村村部旁边是刚刚启用的江门村招待所,还有即将投产的农产品深加工厂。
3月16日清晨,位于大苗山深处的泗维河上云雾蒸腾,坐落在河边的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的建筑被云雾笼罩,若隐若现。
早上7时,天刚刚放亮,驻村工作队员李庆安开始在院子晨跑。“这一年多,村里变化非常大,修建了步道、球场,还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材,一批产业项目也陆续落地。”谈起这些,他满脸都是骄傲。
8时,江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驱车来到村委,拿起前一天晚上她连夜带回来的优质稻谷种和宣传单,便往山顶上的兰沟屯进发。
“伯娘,今年村里面想让大家统一种这种优质稻,谷种和肥料免费提供,种出来的稻谷由村里统一收购,你家种咩?”
“伯娘,今年村里面准备建一个大型的养猪场和一个农产品深加工厂,你家今年计划养点猪咩?”
……
同样的话语,杨宁挨家挨户重复着,并一一记录下大家的意见。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10时整,在村部的小广场前,江门村召开全村党员大会。驻村第一书记张柳容激动地说:“这个春天,我们村要开工建设一批大项目,大力发展种植和养殖产业,党员们要带好头……”
乡村振兴,是要让群众的日子变得更好。做好有效衔接,还要围绕这个“更好”寻找着力点,在巩固的基础上实现拓展。
杨宁说:“今年,我们村计划筹措200万元资金,建设生猪养殖基地,拓展竹荪种植,统一全村的水稻种植。农产品深加工厂很快也要投产,我们将利用原有的电商平台的优势,进一步打响江门村农产品的品牌。”
据了解,江门村有12个自然屯,共501户1950人,2020年底贫困发生率全部清零。目前,该村各类专项脱贫产业逐步规模化,产业覆盖率达到了100%。发展产业从传统的杉木、八角、优质稻种植、猪牛羊鸡鸭鱼养殖,到特色的下泗欧屯西瓜种植、野生菌种植等。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变化的是阶段性目标任务,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张柳容说:“除了产业振兴,我们还在考虑人才振兴计划,吸引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充实村‘两委’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