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农户在将抢收的肉桂苗装车外售。卢娅摄
连绵春雨中,到处是春耕春种的景象,但防城港市防城区扶隆镇的农户们却在忙着“抢收”,而且还特意挑选在下雨天采收,这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正是肉桂苗采收的时节,起苗时需要给树根浇水。但我们这里肉桂苗的种植面积大,所以一般都是下雨天收,雨水补充了水分就不用一棵一棵浇了。”扶隆镇林业站站长吴文礼说。
原来,这个季节正是扶隆镇新一年的肉桂苗上市了。
扶隆镇是广西最大的肉桂育苗基地,全镇共有肉桂育苗基地2000余亩。因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宜,自上世纪80年代起,扶隆镇群众就自发培育、种植肉桂苗。几十年来,已经在苗林培育、种苗造林、抚育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摸索出了丰富的经验,培育出的肉桂苗成活率高,结出的果实出油率高,品质非常好,深受各地客商的欢迎。
趁着丰收的微雨,笔者来到扶隆镇那果村。一近村,就看到公路沿线停满了前来收购肉桂苗的货车。在一片翠绿的肉桂育苗基地里,各路客商正在认真地选苗收苗,村民将一棵棵茁壮生长的肉桂苗分类、码齐、装车,把一辆辆货车堆得满满当当,忙得不亦乐乎。
那果村是肉桂苗种植的主要地域之一,80%的村民家里都种植有肉桂苗。近年来,肉桂苗销路越来越好,收购价格也越来越可观,小小的树苗逐渐成为村民致富的“点金杖”。
“现在我们一亩地可以种植60-80斤的种子,投入的成本加上一年的管理费用也就5000元左右。而每亩肉桂苗产苗可以达到6万多棵,第一年可以出产25000棵左右,收入可达2万多元。第二年还可以继续出产3万多棵,收入也可以达到2万多元。种一亩肉桂苗,两年加起来的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左右。”那果村支书唐上辉自信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将那果村的种植户联合起来办合作社,继续扩大肉桂苗的种植面积,进一步规范管理,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努力将我们那果村肉桂苗种植办成一个特色产业!”(卢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