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县东桃村支书梁春弟:难忘橘乡那片红

2021年03月09日16:53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又到了柑橘丰收的时节,此刻放眼望去,东桃村两千多亩柑橘挂满枝头,在蜿蜒的村道上,桂林市阳朔县阳朔镇东桃村村支书梁春弟正骑着摩托车奔波在路上。

2005年10月,41岁的梁春弟加入了外出务工的队伍,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2017年春节回家,看到东桃村与其他村子的差距,尤其是听村里一些老党员讲到村里缺少活力,没有个“领头雁”的时候,他的心里更不是滋味。在母亲的鼓励下,梁春弟决定辞掉工作,扎根故土。由于梁春弟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再加上为人热情,做事踏实,村民们纷纷推选他做村支书。看着父老乡亲热切的眼神,梁春弟下定决心:一定要带领村民致富,让东桃村越来越美丽。

梁春弟爱心助农采摘金桔。熊晶摄

临“危”受命担重任,招招务实助脱贫

东桃村有263户1032人,其中贫困户11户38人。都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2017年9月梁春弟担任东桃村支书时正是脱贫攻坚战在酣时,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全村贫困户了解他们的致贫原因和他们的诉求。经过3天的走访后他发现,有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部分是缺少一门手艺,还有部分在家种柑橘没技术卖不出价钱。为此梁春弟想出了“三招”,第一招就是“磨嘴皮子”。梁春弟跟党员组成队脱贫攻坚宣讲队,从大会宣讲到逐家逐户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刚开始每个宣讲员每天每人平均要讲4个小时,宣传扶贫政策、举一些脱贫致富的例子、帮贫困户算经济账,讲到嗓子冒烟,后面贫困户慢慢理解了政策,转变了“等靠要”的思想。

梁春弟想出的第二招就是“鱼渔兼授”。他联系了县人社局和阳朔镇政府,邀请了桂林技工学校的高级技师掌勺授课,此外,梁春弟还为参训的贫困户都争取到了每户1700元的补助,这大大提升了贫困户的学习热情。经过22天的职业培训后,参训的7户贫困户都顺利拿到初级厨师资格证,有了过硬的本领,在县城的饭店找到厨师工作,每个月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日子越过越红火,贫困户李世胜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梁书记和帮扶干部的关心,给了我吃饭的本领。”

针对部分贫困户种柑橘缺技术的现象,梁春弟想出的第三招是“农技点单”。依托村里的数字农家书屋,梁春弟根据贫困户的需求,为他们播放柑橘管护技术讲解视频,还为贫困户准备农技知识“大礼包”,不断更新贫困户知识储备。并且每个季度邀请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员到柑橘园现场讲解,手把手教会贫困户如何修剪枝条、预防病虫害等技术,降低柑橘产业发展成本,提高贫困户产业性收入。

梁春弟慰问村内老人。熊晶摄

源头活水引进村,干群连心破难题

在梁春弟上任之前,东桃村一直是一个用水难、用水脏的地方。长期以来,村民们靠抽村里的水井,或打井汲取表层地下水使用,水质无法得到保证,而且各种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村民的人居环境受了很大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他主动寻求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在2020年8月,阳朔镇党委、政府结合东桃村实际情况围绕“水”字做文章,全力解决东桃村饮水难题。梁春弟与县水利局技术人员还有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组成了“人饮安全攻坚队”,历时3个月,确定了引用眉山冲水源作为东桃村人饮工程用水。为了妥善协调涉地农户,他召开了村民小组会议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在会议上,他向村民们详细介绍了这项工程对东桃村今后发展的重要性。饱受用水难题的村民都毫不犹豫按上了红手印,承诺“如果用到谁家的地都无偿捐献出来。”如今看着蓄水池一天天的“长高”,村民们喜上眉梢地说:“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为饮水的事犯愁了。”

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后,他又马上开始着手污水处理池的建设工作。如今,东桃村的人饮工程已经验收完成,污水处理池也已经投入使用,两项民生工程的建设改善东桃村因为生活污水造成的“脏乱差”环境,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梁春弟与驻村干部推进东桃村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熊晶摄

外炼“颜值”内修“气质”,勾勒橘乡新画卷

2020年9月,梁春弟借助东桃村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行动的东风,带领村上十多名党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的担当,描绘出千亩橘乡新画卷。三个月的时间里,村内要安装路灯,为了保证亮化工程既美观又实用,梁春弟与党员们反复推敲路灯亮化方案;村内多个点要修建花圃绿化带,他们到节点勘察,督促工程进度;主干道需要拓宽,为了争取群众支持,他们挨家挨户做工作,经常一谈就是深夜一两点......一桩桩,一件件,梁春弟的足迹踏遍这片饱含深情的热土。

“看着村里的文化广场越来越美丽,道路也越来越开阔,修建了观景凉亭,让东桃村这个闻名的橘乡更添魅力。”梁春弟感慨,成功的路有千万种,但无论哪一种,成就感和获得感都不如为村民谋福利来得这么强烈。

梁春弟还兼任村里的文化专管员,以活动中心为载体组织村民开展读书分享活动,让朗朗读书声传进村民的心里,还开展移风易俗、守望相助等活动,在传统节日组织文艺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东桃村的每个角落。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为了村里的工作,梁春弟几乎放下了曾经的赚钱的营生,只有在不多的空闲之余才能外出工作,因此他的收入反而比当上支部书记前要低了。为此很多人都问他是否有过后悔,对此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好后悔的,大家看得起我让我当上这个支部书记,我就要对的起大家的信任。”

行得春风有夏雨,几多耕耘果实甜。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梁春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心用情默默守护着这片他爱得深沉的橘乡。(熊晶、韦德泉)

(责编:刘佳、黄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