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苗寨亮了

2021年01月05日09:03  
 
在灯光照耀下的乌英苗寨。吴小舒摄
在灯光照耀下的乌英苗寨。吴小舒摄

“没想到我们这个偏远的小村寨,也能像城市一样,有了路灯。”1月1日晚,正准备出门去夜校上课的梁英迷说:“以前乌英还没有通电,走夜路只能靠燃烧树枝照明。现在,一到晚上,寨子灯火通明,我们幸福了。”

67 岁的梁英迷,生活所在的乌英苗寨位于黔桂交界的大苗山深处,其行政区域属贵州、广西两省区,全屯145户共700多人,全屯房屋以“插花”的形式居住,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由于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经济发展邂逅,乌英曾一度是贫困与落后的代名词。2015年精准识别时共有92户贫困户。

乌英还未通电时,一到晚上8点,没有文娱活动的乌英村民早已入睡。漆黑的夜晚,除了微风轻轻地吹着,偶有一两声狗吠叫,冷落的村道寂静无声。

近期在上级扶贫政策的惠及下,实施“村屯光亮工程”,乌英苗寨又添增了57盏路灯,曲曲折折的山路,有了路灯的照明,到了夜晚,给村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每晚,梁英迷都要步行到家斜对面的屯委楼去上夜校,上、下课她一个人回家也很安心。村寨的一系列变化,梁英迷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梁英迷介绍,小时候,父母用山上结汁后的杉树,砍成小块,点燃后,放在铁丝编好的灯框里,挂在堂厅中照明。晚上出门,就拿晒干的小竹子,捆成一把,点燃照明。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有关部门给乌英送了小型水力发电机,功率有限,每家只能安装两个电灯。梁英迷将两盏电灯安装在大堂和火塘,家里的卧室、厕所等都不能安装。

那时,虽然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来照明,但是电压极不稳定,一些大功率的电器无法使用。户外照明依然是个难题。

梁英迷说:“80年代,她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经常要步行3个小时的山路到乡里去开会。有时,一开就是一整天,开完会,天都黑了,只能摸黑回来,山路走到一半,手电筒没电了,就捡路边的小树枝点燃来照明。”

2001年,乌英正式通电,用上了电网的电。随后几年,经过多次电网升级改造,电压稳定,供电正常,村民们开始购买电视机、收音机等。

但是,寨子里依然还没有路灯,到了夜晚,还是漆黑一片,村民出行极不方便。“有时在女儿来家里吃饭,吃完自己照着手电筒回家,由于手电筒的亮光微弱,道路凹凸不平,偶有踩空摔倒的事件,很是但心。女儿夫家就在我们家的对面,每晚都要等她回到家,再从对面用电筒照过来才踏实。”梁英迷言语间流露出对当时没有夜间照明的担忧和苦恼。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芦笙广场、教学楼、球场、戏台、路桥等一大批基础设施的建成,乌英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于2020年11月份与融水全县同步脱贫摘帽。

村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苗寨也逐渐靓了起来。2018年,乌英安装了4盏太阳能路灯。2019年安装了20多盏。2020年,柳州市在融水等北部三县实施“村屯光亮工程”,融水在各乡镇安装了30000多盏路灯。得益于此项工程,乌英又安装57盏太阳能路灯。

如今,每到夜晚,房前屋后和公路两侧,都被路灯点亮。远处望去,夜色下的乌英,仿佛是点点星光,温暖而充满希望。(吴小舒)

来源:融水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郭振乾、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