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刻画美好生活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记藤县新庆镇中心村驻村工作队员梁翠珍

2020年12月16日10:17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版画和别的画不一样,它是用刀子作画,是一门讲究印痕美感的艺术。”梁翠珍是藤县文化馆专业美术工作者,她也是藤县新庆镇中心村驻村工作队员。

日前,梁翠珍又来到新庆镇中心小学给学生们上版画课。课堂上,梁翠珍从版画的概念、起源、流派,黑白木刻的制版、构图,刻板的注意事项和要求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在实操环节,梁翠珍逐一给学生们演示和指导版画的雕刀、铲刀等工具的用法,讲解如何在木板上用阴刻和阳刻来刻出阴影、层次感,提高学生的创作基础和技巧。学生们一个个听得入了神,完全沉浸在版画创作中。

“梁老师教会了我以刀代笔,教我学习了很多画画方面的知识,让我的画画方面提高了很多。”说到将来的梦想,新庆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心怡腼腆地笑着说,长大以后最想当一名大画家。

黄彬功是中心村的脱贫户,对美术类比较感兴趣,前几年还在家自娱自乐地画点炭精画。十天前,听说梁翠珍的版画基地面向社会群众开班后,他马上报名学起了版画。

“虽然才学了几天,但是掌握了很多版画技巧。“黄彬功兴奋地说,希望提高版画技艺以后能创作出一些优秀版画,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作为他致富的一个产业,增加收入,改善他的家庭生活。

藤县新庆镇中心村紧靠苍硕高速公路,全村446户1630人,2019年该村还有贫困户23户,当年9月,梁翠珍主动请缨到新庆镇中心村驻村帮扶。

“我要通过驻村的这个机会,把版画普及给更多的村民群众。”来到中心村驻村帮扶后,梁翠珍切身地感受到民间版画的制作技艺及艺术性缺乏足够的支持,加上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民间版画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

版画教学需要场地、材料和设备。刚开始,梁翠珍只能借用中心村小学的阅览室开展版画教学。在该村党支部的动员下,一名贫困户主动出借家里的一楼作为版画基地,藤县文广体旅局和藤县文联也纷纷给予大力支持,分别提供了一批制版材料和一台版画专用的拓印机。在县、镇、村的大力支持下,今年3月初,在中心村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边上,一栋三层水泥混凝土结构楼房里,梁翠珍创建了“藤县新庆镇中心村文化扶贫版画创作基地”。

现在基地的大厅四壁张贴了30多幅版画、水彩画、工笔画,画作多以民族民俗活动、乡村生活为题,也不乏花卉、风景、装饰为题材的写意画作。人物多为脱贫致富而拼搏的村民。画面中的人物,既有脱贫路上的辛劳、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的专注,也有脱贫致富后而绽放的笑靥,刻画精细传神。

目前,文化扶贫版画创作基地教学条件仍相对简陋,然而,这并不影响大家对此投入的热情。平时晚上7点到10点,梁翠珍会把空闲的村民和邻近的小学老师叫过来学习版画。此外,在梁翠珍的组织下,每逢周六或节假日,藤县美术家协会会员陈宇园、彭亿洋等也会到文化扶贫版画创作基地义务指导村民、小学老师、孩子们创作。

“我觉得版画真的是很有魅力,等我学得更好的时候,我要把这个版画纳入我们学校的一门课程,把它教给更多的学生。”藤县新庆镇中心小学老师吴民慧说,去年10月份,梁翠珍来中心小学教学生学版画,她第一次看到版画就被版画的美丽吸引了,觉得很感兴趣,于是也跟梁翠珍一起去学起了版画。

“我们创建这个版画基地,能够让他们更加方便学习版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培养更多的版画人才,为中心村将来发展版画产业打下基础。”梁翠珍认为,版画墙绘将逐渐替代传统的壁画瓷砖,创作发展的空间大。她计划把村民创作出来的版画作品批量生产,通过联系中等职业学校、上架淘宝居等电商平台拓展销售,增加村民的收入。希望能以文化扶贫版画创作基地为纽带带动乡亲脱贫致富。(黄健芳)

(责编:李敏军、黄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