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广西小康路 民族医药放异彩

2020年11月13日15:35  来源:广西国际壮医医院
 
原标题:壮美广西小康路 民族医药放异彩

10月26日,“壮美广西小康路-2020境外媒体看广西”活动走进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当天,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外宣传交流处处长农华山的带领下,包括海峡两岸杂志社、中阿卫视、意大利晚邮报在内的近20家国内外媒体参观了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代理院长戴铭,副院长黄国东陪同。

“壮医药文化是我国民族医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有2800年的历史。一些壮医特色诊疗技法对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有非常好的疗效……”活动现场,医院领导向国内外媒体记者们详细介绍了壮医药文化的传承发展情况。

从布洛陀广场到民族医药文化长廊,从治未病中心到国际医疗部,再到壮锦苑,国内外媒体记者们手中的相机没有停歇。在壮锦苑,海峡两岸杂志社总编朱东升,看到“八段锦”的锻炼图示之后,当即就做了起来。

“这家医院进来之后,没有压抑感,环境好得让我吃惊!下一步我想做一篇关于壮医药文化的专访,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感受到祖国民族医药文化的魅力。”朱东升说。

国壮药锤、壮药眼罩、各色香囊……十几种民族医药文创产品和院内制剂展示,媒体记者们大饱眼福后,还现场体验了壮医药物竹罐、壮医神龙灸、壮医药线点灸等民族医特色技法。

“亲身体验之后才知道这个药锤力道挺大,相应的穴位都有共振,还能闻到壮药的香味,这种感觉非常好。”意大利晚邮报记者于薇薇在体验壮医药锤疗法时说到。

“我们刚刚坐了几个小时的飞机到南宁,脖子很僵硬,拔完罐之后感觉脖子轻松多了,很舒服!”葡萄牙新闻社记者JOAOMANUEL DASILVAPINTOPIMENTA(胡大树)和中阿卫视记者OLENA PROTCHENKO(艾琳娜)体验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之后表示治疗效果很不错。

“如果时间允许,我们真的想把现场所有的民族医技法都体验一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缅甸语部记者宋冉和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记者ZAR CHI NAY WIN(莎琪内温)在现场组成临时直播小分队,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视频直播。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作为一家综合性民族医医院,担负着民族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传播民族医药文化的使命。今后,国壮将会继续加强积极推进深化与各国的交流学习,让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友人感受到了民族医药的魅力,发挥身为国际性民族医医院的应有作用。

(责编:李敏军、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