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1.5万名山区孩子看上了儿童剧

2020年10月19日16:23  
 
原标题:1.5万名山区孩子看上了儿童剧

9月初,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下简称“中国儿艺”)带着“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用10天时间在河池市罗城、巴马、都安、大化四县完成17场高质量、优秀的儿童剧演出。中国儿艺此行以高度敬业的行动展示出文艺工作者的担当,用“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与热情为近1.5万名山区孩子献上了优秀的舞台艺术和文化扶贫的精神食粮。

对舞台充满好奇的孩子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位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为了来到这里,中国儿艺30位演职人员凌晨3点整装,乘坐6点的飞机从北京出发至南宁,再换乘6个多小时的汽车,傍晚时分,才抵达罗城。

简单的晚饭后,舞美人员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作业——赶到罗城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剧院里考察场地,卸下道具,抓紧时间装台,一直干到夜里12点。第二天8点,演员来到剧院,试音、化装、走台,为演出热身。“我们经常走在基层,相互间的配合早已严丝合缝。”中国儿艺舞美管理部副主任李朋说。

剧院的侧出口就是罗城青少年活动中心,罗城二小的学生在这里上课。剧院门口来了一辆大货车,安静许久的舞台有了声响。下课间隙,孩子们纷纷从侧门探进身来,想看看这里的舞台为什么热闹了起来。老师们也过来维持秩序,让孩子们不要打扰工作人员。可是,孩子们眼睛里流露出的对舞台的好奇与渴望,牵动着他们脚步,让课间10分钟的剧场侧门挤满了小小的身影。

有几个胆子大的孩子溜进剧场,坐在最边缘的座位上,直直地盯着舞台,嘴巴因为出神微张——舞台上水旗翻飞,布景轮换,演员起舞,都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场景。不一会,上课铃声传来,几个孩子腾一下子从座位上起来,飞奔着跑出剧场,嘴里喊着“上课啦!上课啦!”……不一会,教室里便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

当天下午,罗城二小的孩子们走进剧院,观看中国儿艺经典系列剧《成语魔方》。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讲,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剧院,而且很有可能这也是他们童年时代少有的一次看儿童剧的机会。

“台下孩子们的反应依然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好。儿童剧是真正的世界语言,跟孩子成为朋友,用艺术的方式去诠释他们的世界,一定会走进所有孩子的内心,和他们产生共鸣。”在罗城的4场演出结束之后,中国儿艺党委书记、副院长冯俐说,“戏剧本身就应该是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感染。我们希望让每一个孩子看到儿童剧,这其实很难做到,因为中国有3亿多儿童,但是我们尽力去做,希望让更多孩子能够了解戏剧艺术。”

临退休最后一次登台的演员

9月的广西天气闷热多雨,体感温度远高于天气预报里显示的30摄氏度,高温对穿着厚厚演出服的演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成语魔方》表演“刻舟求剑”“另辟蹊径”“掩耳盗铃”3个成语故事,整个剧组只有5名演员,每人需要分饰两个角色。中国儿艺演员宋建霖刚在“刻舟求剑”中控制水幕后的木偶鱼,一眨眼工夫,他就换好了练功服,成了“另辟蹊径”中的练武奇才。当观众还在回味时,宋建霖又套上厚丝绒外套摇身一变,成了“掩耳盗铃”中的大黄狗。虽然这是第一次参与基层演出,但宋建霖为了演好这部戏,他们在北京集中排练了4天。

如果说这次演出是宋建霖的基层首秀,此次广西之行却是中国儿艺演员管理部主任李博退休前的最后一次登台,为自己的工作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成语魔方》近一个小时的演出过程,需要唱跳、武术、登梯、爬高,对演员的体力是极大挑战。而年近六十的李博从未退缩,每次下台来,所有的演员衣服都能拧出汗水来,有时在台上,汗水把话筒“淹”了,音量减弱,演员只有扯起嗓子喊,但只要上台,大家都是精神抖擞,把毫无瑕疵的表演留给孩子。

将自己退休前的最后一次演出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对李博来说是一件荣耀的事。同时,他心里也在反复思量、盘算着:就这样一场演出够吗?我们是不是能够为孩子们再多做点?是不是可以建立起能够长期为基层孩子提供艺术服务的儿童戏剧联盟?李博的思考也是中国儿艺的探索方向。

与太阳战斗 与大雨赛跑

在罗城第一幼儿园,原计划下午3点开始的演出,因为广西9月热辣辣的太阳而推后。演员们在等待的时间里和孩子们互动,体验仫佬族文化——扎染、编织、制作水糕等。孩子们玩得尽兴了,演员们已浑身是汗。

直到下午4点30分,当阳光收束在建筑的阴影里,《三只小猪·变变变》的演出开始了。穿着厚重牛仔服的3位演员和舞美工作人员顾不得休息,擦了把汗,抖擞精神在户外露天的舞台为孩子们献上一个多小时的演出。

有了与太阳赛跑的经验,到了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后,中国儿艺工作人员第一件事就去勘查户外演出场地,躲避太阳。考虑到演出在户外,开演时间需要提前,舞美连夜装台。第二天8点30分,孩子们已经兴致勃勃地看上了演出。

为大家准备服装和道具的工作人员徐颖每到一地,就会把所有演员的衣服洗一遍;演完上午场,她还要赶紧把大家贴身穿的衣服再洗一遍。“温度高,大家出汗多,身上的衣服都出味了,得洗洗才行,演出时穿着舒爽。”

毒辣的太阳让人头疼,无法预测的暴雨更是对户外演出的巨大考验。到了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天气预报中的大雨让大家的心都紧紧地揪起来。

从巴马结束演出第一时间赶到都安时,中国儿艺演出部主任王进顾不上进宾馆放下行李,他就坐上车,带队考察散布在都安周边的5所学校。

“有礼堂么?”“没有。”

“有大一点的教室吗?”“没有。”

每到一站,王进的问题都只能得到“没有”这个答案。“一旦下雨,肯定不能在室外演出,一方面不能让孩子淋雨,另一方面也要保护设备。就得找合适的教室,哪怕在4楼,或是想办法借用就近的体育馆。”王进说,如何能躲开大雨正常演出成了此次广西之行最棘手的麻烦。

经过一下午的奔波,最后,在创业园实验小学,学校的走廊能勉强搭台演出同时躲避风雨。“如果下雨,舞台就装在这里!”王进当机立断,大家跟着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上午的演出在室内进行,但大家发现,外面只是零零星星飘着小雨点。学校和演员们都动了念头:下午的演出能不能搬到室外?毕竟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演出。

从上午的高岭镇体育馆转战下午的创业园实验小学,李朋一直盯着天上的云彩,预判着雨点会不会飘到小学操场的上空。吃过简便的桌餐,演出部和舞美管理部一碰头:赌一把!把舞台装在小学的操场上,让1000多名孩子都能看上演出。

10天风雨无阻,中国儿艺的公益演出让罗城、巴马、都安、大化的孩子们感受国家级院团高质量的舞台艺术魅力,优秀的作品在大家的努力下润泽了孩子们的童年。(秦丹华)

来源:中国文化报

(责编:吴明江、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