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现场考察会顺利进行

2020年10月14日10:09  来源:新发展集团
 
原标题: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现场考察会顺利进行

  9月24日至25日,来自交通运输部的专家对北投集团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进行实地考察。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是广西唯一入选的项目,对于提高北投集团的工程品质和科技水平,促进国内先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开放科研共享,助力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交通强国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华平,北投集团总工程师覃炳贤,新发展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蓝日彦,广西北投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泽能,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谭华,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廖继颖,钦北改扩建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杨凯吕等领导陪同考察。

  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高级工程师成平,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尚文豪,以及曹信红、侯芸、朱志勤、李平、田园、李爱民、徐剑等专家到钦北改扩建项目北铁互通枢纽、铁山港跨海特大桥、桩柱一体化工艺试验点、2-2分部工人馨村、装配式涵洞预制场等考察点,对项目科技示范工程进行了全面考察。

  在北铁互通枢纽考察点,杨凯吕介绍了钦北高速改扩建工程的简况及新一代交安设施和橡胶沥青应用技术,这项技术对于加快项目由水泥替代沥青的“白改黑”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成平一行仔细了解了北铁互通在新材料应用上的每个细节,对项目通过应用路用蔗渣纤维技术以达到有效提升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低温开裂及抗疲劳破坏性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方面作了充分的肯定。

  铁山港跨海特大桥位于铁山港咽喉处,连接着铁山港的东西两岸,大桥的两侧分布着大量珍贵的原生态红树林及湿地滩涂,对于海洋生态环保十分敏感。钦北高速改扩建工程专门为海洋生态环保和红树林保护成立了研发小组,建设了纵向设置长度约4300米的钢栈桥。钢栈桥钢管支墩避开红树林,并使用了先进的泥浆循环系统和排水系统,实现桥梁施工对红树林的零破坏。专家组在考察中对这套环保建设系统表示肯定。

  专家组沿途考察了“桩柱一体化”工艺试验点、“交旅融合”特色服务区设计理念、泡沫轻质土的应用情况等。“桩柱一体化”工艺试验是在钦北改扩建工程中科研小组首创的技术,能大幅减少桥梁施工时间和劳动力的使用;北海服务区、合浦服务区以交旅融合为出发点,充分吸收了沿线丰富的旅游元素打造特色服务区;泡沫轻质土的使用,可以大量减少征地范围,减少工程成本,也减轻了对沿线居民的干扰,是“无感化施工”的体现。这些新创意均得到专家组的赞许。

  来到广西首创的集约化管理工人模式——工人馨村考察点,专家组详细考察了工人馨村的宿舍、安全教育基地、超市、食堂、物业管理室等设施。专家们对钦北改扩建项目将全线3000多位工人集中到一起进行智能化管理,运用科技力量,对工人们的工作、生活进行管理、培训,特别是有效地把施工人员转化成为产业工人的做法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工人馨村理念可以作为一种规范化的模式,进行进一步地提升和推广。

  24日下午,专家组来到钦北改扩建指挥部,考察了智能化指挥调度平台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召开了考察总结会。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科教处副处长韦扬向专家组汇报了广西在发展交通建设过程中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方面的情况;覃炳贤汇报了广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和发展交通强国试点的情况;杨凯吕汇报了钦北改扩建项目开展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情况。

  25日,专家组组织召开会议,对本次考察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建议。专家组认为,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紧紧围绕广西沿海、沿边的特点,克服了高温、高湿、高盐、高辐射以及新冠疫情所带来的不利因素,运用科技的力量,在不利的条件下创新性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成绩显著。专家组提出,将钦北改扩建项目科技示范工程命名为“南方滨海地区高速公路低影响高品质改扩建科技示范工程”,希望钦北改扩建项目要继续发扬技术优势,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结合南方特色、沿海改扩建施工的实际条件,挖掘自身工程特色,总结经验,把钦北改扩建项目中使用的橡胶沥青技术、海上环保施工技术、工人馨村管理模式、无感化施工技术、信息化应用等成果向广西推广,向全国推广,为建设交通强国作出奉献。

(责编:许荩文、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