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良古镇:蕴含厚重历史文化的边陲明珠

2020年09月22日11:46  来源: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鸟瞰那良镇

一桥横架两岸

俯瞰古街

位于十万山南麓的防城港市防城区那良镇,素有“英雄故里、边陲重镇”之美称。2019年1月,那良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蕴含厚重历史文化的边陲重镇,探访当地风土人情,感受饮食特色。

那良古镇是防城港市保存较好、历史文化街区轮廓清晰的一个古镇。一个多世纪前,那良镇凭借北仑河、那良江这两条货物运输的黄金水道,引来大量的客商。商业贸易繁荣了那良镇,那良江沿江建起担水街、官街、粉街和法式街4条古街,历史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大部分历史建筑建于清末,比较出名的有抗法英雄刘永福故居、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等。

刘永福故居

叶瑞光故居

抗法英雄刘永福故居(“三宣堂”)位于古街南侧200米的木厂组。建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占地2亩,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建筑为砖木结构,二进十间房屋,中有天井,两侧为厢房,有回廊相通,屋檐以琉璃瓦装饰,雕梁画栋,飞檐叠楼,走廊曲折,建筑宏伟,布局典雅,极具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

干捞猪头肉米粉

突出那良美食的古街标志性建筑——巨型石磨

走出刘永福故居,记者来到那良古街。巷子两边客家“竹筒楼”沿江而建,错落有致。独具特色的是法式街的古建筑,街上的建筑大多是叶瑞光、叶寿尧、覃伯棠、林瓦青等在广州、港澳、国外等地当官、经商的人回来修建,他们家底殷实,受到中越边境文化的影响,所建房子多为当时较为新颖的法式洋楼,法式街因此而得名。

古街上,一些老屋已经坍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镇传统文化及其传承承载空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协调解决古镇街区保护和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走出独具特色并兼顾文化传承和生活需求的发展道路,这对防城港市城镇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到了古街,不能不吃一碗那良粉。粉街又称那良美食街,街上商家大多以手工精制传统的生榨米粉、粉利、虫仔粉、猪头肉粉等美食为主业,其中猪头肉粉用上好手工粉配上鲜美的汤汁和调制好的熟猪头肉制作,其鲜、香、甜的口感闻名遐迩,是那良古镇的招牌美食,其独特的风味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吃饱了美食,还可以去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参观,瞻仰烈士风采。1945年6月14日,钦防华侨抗日游击大队在那良举行抗日武装起义,为古镇烙下厚重的红色印记。 为纪念那良抗日武装起义和为革命牺牲的烈士,1985年6月,原中共防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那良中学校园内修建那良抗日武装起义纪念亭,现成为防城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者莫海瑞、 刘华)

(责编:庞冠华、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