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见水 兴业富民

广西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见闻

2020年08月20日09:27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原标题:望山见水 兴业富民——广西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见闻

炎炎烈日下,一群衣着朴素的农民,或站在路旁,欣赏修旧如旧的农家祖屋;或三五成群簇拥在观景台上,望着绿树成荫的庭院、绿水长流的小溪……

这是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新圩镇河村的一幕。连日来,基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乡村风貌改造“小有成就”,河村吸引了北流市不少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取经。

像河村这样声名鹊起的美丽乡村,如今在广西次第出现。2019年以来,广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为契机,以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引领,在玉林北流市、柳州柳南区等地先行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效应初显。

村庄规划引领 农民主体“动”起来

农村土地整治在广西并不新鲜,已有20多年历史。但新时代的开启,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地整治如何发挥更大效应?2018年起,地处桂东南的北流市以实施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村庄规划为引领,引导群众自主参与乡村建设,推动土地整治提档升级。

走进河村,只见整洁平坦的水泥路在村子里穿梭,白墙黑瓦、古色古香的房屋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大池塘、小花园、微菜园接续映入眼帘……“河村之所以搞得这么漂亮、这么有传统村落的特色,主要得益于规划先行和广泛尊重农民意愿。”北流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黄新说。

据介绍,为指导和服务乡村振兴,北流市开展了全域村庄规划研究,按照“简单、实用、节约、可行”的总体原则,组织编制了《北流市新圩镇河村村庄规划》,重点关注村庄布局、边界、用地比例结构和动态调整机制等问题,统筹激活全要素资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等相关内容,突出传承延续村庄的传统肌理和脉络。

同时,该市开展“乡村规划师入镇入村入户”挂点服务,发挥乡村规划师在村民、乡镇、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能是政府干、群众看,必须把编制村庄规划的过程,变成动员村民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的过程。”负责指导北流市村庄规划编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团队深入实地,了解村庄发展演变历史和村民真正需求,捕捉村庄优秀潜质、特色和亮点,动员村民参与到宅基地、公共设施用地选址中,提升公众参与村庄规划的质量与效率,真正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在规划实施中,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河村党委书记陈家平告诉记者,该村的乡村振兴事务,都是由村民自发成立的北流新圩壮美河山有限公司主导推进的。“我们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由公司向银行融资,从农民手中收购闲置的房屋和土地,以最低成本对可保留的房屋进行修缮,对不宜保留的房屋和闲置土地整治复垦,再通过用地指标交易变现,偿还银行贷款后,剩余收益全部用于乡村振兴。”陈家平表示。

按照“修旧如旧,就地取材”的模式,2019年以来,河村全面开展“三清三拆”,对老房子进行修缮,实施住宅立面改造、景观建设、河道整治和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将部分房屋打造成共享农庄、民宿客栈、茶馆、图书馆、艺术工作室等,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在政府引导下,该村每天有上百名群众义务参与建设施工,仅半年时间,共拆除闲置废弃房屋251间,实施道路硬化1200多米,建设排水沟约160米,完成建设用地复垦9.01公顷;全村共修缮老房子40栋,改造美化新房子503栋,修复和新建景观13个。

为释放土地整治的效应,广西厅将河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列入今年自治区试点项目,安排奖补资金800万元。项目实施规模693.87公顷,总投资3681.16万元,将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和需解决的问题,对河村进行整体设计和综合整治,通过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整治和村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打造“全域规划、全要素整治”的土地整治“升级版”。

释放政策红利 政府主导“干”起来

看得见新村、留得住老宅、忆得起乡愁,是河村给人的直观印象。与河村一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柳州市柳南区太阳村镇实施后,不但没有改变这里的山山水水,还让这个远近闻名的“螺蛳粉小镇”平添了几分现代工业城镇的气息。

柳南区是柳州市乃至广西的工业强县(区),辖区内有太阳河湿地、新圩瀑布、石头湾水库等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然而,由于长期缺乏政策引导,太阳村镇农业规模化、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不高,耕地碎片化、村庄建设用地布局无序化,乱搭乱建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倒逼当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019年12月,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财政局批复柳南区太阳村镇山湾村等7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实施规模5722公顷,总投资12.8亿元。在规划设计上,项目区实行功能分区,按照“一轴一心双节点六区”的功能布局,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业发展建设融合,构筑以螺蛳粉文化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打造城郊接合部美丽乡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柳南区强化政府主导,利用自然资源政策优势,采取“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柳州市土地交易储备中心出资作为项目业主,主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建新工程,并把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获得的6.7亿元用于项目安置区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柳南区已建成5个农民集中安置区,拆迁农户1180户,4602人住进了统一规划建设的房子。

为推动土地整治反哺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柳南区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的5700万元中央奖补资金以及自治区、柳州市支持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的1000万元资金进行了整合。对主动参与土地流转、“退桉改竹”、规模基地整治、太阳河治理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点奖补。其中,退出桉树改种竹子的,每亩给予700元~2000元补助;对连片种植30亩以上甜竹的,每亩补贴350元;种植豆角的,每亩补贴600元;养螺的,每亩补助螺种500元。

“利用财政资金和自然资源政策红利,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并通过增减挂钩收益返还农村,破解了‘城镇缺地、农村缺钱’的难题,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柳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李冠环表示。

推动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富”起来

无论在因乡村风貌改造闻名的河村,还是以“螺蛳粉小镇”著称的太阳村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都在推动乡村振兴中起到了“新引擎”的作用。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在这一点上,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北流市等地已经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实现了乡村振兴的率先起航。”广西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评价说。

据了解,为拉动乡村产业发展,北流市在“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地理格局基础上,统筹农村各项资源,合理安排经营性和住宅建设等用地需求,推动乡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同时,利用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由北流市新农投资有限公司以水田10万元/亩、旱地6万元/亩、其他农用地4万元/亩的价格,收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节余的复垦指标,并将收益用于项目区乡村振兴和村级集体经济,形成滚动式发展。

以河村为例,通过整治复垦指标收购,该村已获益876万元。河村还把乡村旅游、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文化复兴等作为产业融合的切入点,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19年,利用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70万元建设标准厂房,河村租赁了13.33公顷复垦土地发展生态特色种植业。目前,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由2018年的5万元增至500万元。

在产业振兴上,柳南区也不遑多让。该区探索完善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农民以返租倒包、股份合作和订单等方式,深度参与产业发展。目前,该区已形成96个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打造形成了万亩竹笋、千亩豆角、千亩韭黄、千亩田螺养殖等现代农业基地,带动约1.5万人就业;位于太阳村镇的“螺蛳粉小镇”成功入选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广西自然资源部门在北流市、柳南区等地先行探索以村庄规划引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做法,引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的高度关注,要求尽快总结经验路径,按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域新农村建设、全域乡村风貌改造的要求,有计划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进行推广。

前不久,广西已相继印发《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办法(试行)》和《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了自治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步骤。今年,广西将实施不少于2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再聚力打造一批“望山见水、乡愁入梦”的新型乡村。(黄尚宁 欧君 秦耀遥)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