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在“建、补、带、销”上下功夫 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

2020年08月14日11:08  来源:百色新闻网
 

2016年以来,乐业县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稳固增收的长远之计和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重要抓手,举全县之力推进产业扶贫攻坚,构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有力地带动了贫困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脱贫。

立足“产业全覆盖”,在“建”字上下功夫,打造脱贫奔康产业园

整合利用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资金,在全县8个乡镇统一规划建设脱贫奔康产业园,按“贫困户人均受益猕猴桃0.5亩、芒果1亩或油茶1亩,每个村集体经济受益猕猴桃10亩-30亩”的标准折股量化配置建设三大脱贫奔康产业园,推行扶贫产业“四个三”模式。

推行“三变”改革。引导将土地等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投入到产业园建设,实现资源变资产;将粤桂协作、中广核帮扶等扶贫资金资本化、股权化,实现资金变股金;贫困户获得“基础股、基础股+管护股、基础股+管护股+贫困户自筹资金股”等三种股份,每户可获得股份最少为50%、最高为95%,实现农民变股民。

推行“三园”管理。引导有劳动力和资金的贫困户进入创业园,通过自主管护所属权益份额和承包一定面积产业园实现增收;引导贫困劳动力进入就业园内务工,每人每天得到不低于100元的报酬。对全家外出或无劳动力的贫困户带进托管园,全程委托该县农投公司代为管理。

推行“三保”服务。保运营,该县农投公司负责脱贫奔康产业园的种植、管护、销售等运营,安装全程实时监控系统,建立溯源体系和扶贫消费平台。保技术,由该县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职能部门保技术。保分配,由乡(镇)将脱贫奔康产业园面积、收益等折股精准分配到村到户。

推行“三统”服务。由该县农投公司负责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品牌认定、统一时间采收,确保产品质量、品牌打造以及销售。目前,该县已建成脱贫奔康猕猴桃产业园2万亩、芒果1.2万亩、油茶1.6万亩,覆盖了全县8个乡(镇)88个村(社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118户61250人,实现了贫困村村村有产业基地、贫困户户户有产业支撑的两个“全覆盖”目标。

坚持“长中短结合”,在“补”字上下功夫,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在脱贫奔康产业园全覆盖的基础上,开辟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新路子,形成点、园互补互促、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该县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把引导贫困户发展“长中短”特色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帮扶内容,紧盯紧抓、推进落实。

动员贫困群众自主发展“5+2”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从猕猴桃、刺梨、芒果、油茶、猪、杉木、核桃“5+2”特色产业体系中选择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产业。目前该县贫困户种植油茶6354户4.5万亩、种植杉木307户0.4万亩、种植水果460户0.3万亩、其他种植业759户0.6万亩;养殖家禽4073户10万余只(羽)、其他养殖业177户0.2万余只(羽),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3566万元,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

创新扶持贫困群众自主发展“四小”产业。先后出台《乐业县扶持贫困户发展“四小”产业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扶持全县2020年预脱贫村贫困户发展“四小”产业的实施方案》,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短平快的“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经营”四小产业。目前,该县发展“四小”产业的贫困户达4324户,实现贫困户年内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在“带”字上下功夫,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开展产业扶贫,关键是找准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建立主体带动、利益联结机制。该县积极采取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示范推进等方式,探索形成五种带动模式:

脱贫奔康产业园带动型。以猕猴桃、芒果、油茶脱贫奔康产业园为依托,通过产业全覆盖带动全县141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持续稳固增收。

农业核心示范区带动型。建设农业核心示范区(点),以“示范区(点)+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全县建成农业核心示范区118个,其中区级2个,市级3个、县级5个、乡镇级20个,村级示范点88个,带动贫困群众达100%。

龙头企业带动型。深入开展“龙头企业+扶贫”活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与贫困户订立农产品种养产销书面合同,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县认定龙头企业6家,累计带动贫困人口约1900多人。

“村社合一”带动型。通过优化登记管理,强化业务指导,落实扶持政策,大力支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产业扶贫带动作用。目前,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4家,累计带动贫困人口3890人。

能人引领带动型。紧扣“精准选人、科学培育、建立减贫带贫机制、强化激励措施”四大环节,打造“双培双带双促”致富带头人,为贫困村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目前,该县累计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398名,每个贫困村不少于5名,带动1945户贫困户。

以消费扶贫为契机,在“销”字上下功夫,多措并举拓宽销售渠道

乐业县紧紧抓住产销对接这个关键,着力在销路上下功夫,搭建了四个消费平台:

搭建消费平台公司。组织全县37个村民合作社注资800万元与县农投公司组建乐业县消费扶贫服务中心,并与全县88个村级劳务服务公司合作,打造三联(县联村、村联组、组联户)、三算(户按斤算、村按点算、县总结算)、三统(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包装标准、统一上市销售)的运营模式,其中农产品销售开展“双线”模式。目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累计获得销售额近2000万元,帮助全县88个村集体经济各增收1万元以上,212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近2000元。

开设网络销售平台。通过引进专业电商运营团队,在商务部电商扶贫频道分别开设了京东乐业特产馆、苏宁特色馆、邮乐购乐业特产馆、淘宝乐业特产馆等四个网销平台销售乐业农产品。同时通过资源对接开展消费扶贫,下乡收购贫困户、贫困村应季农产品组织农产品上市。2020年以来,共组织销售乐业砂糖橘、高山大米、茶叶、刺梨汁、白凤桃、青脆李、芒果等农产品累计销售额达340万元,带动其他平台或渠道销售约800万元。

搭建本土电微商平台。重点培育乐业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传统企业和乐业乐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乐业两人创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本地电商企业,组织开展猕猴桃、刺梨、青脆李等应季本地农产品上市。去年以来累计销售农特产品收入4000多万元。

搭建粤桂扶贫协作消费平台。组织推介团队赴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开展线下推介活动,得到深圳市深沙保(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沙头角商业外贸有限公司等大力支持,累计采购我县高野刺梨汁、山茶油等农特产品10多万元。同时,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全力宣传推介乐业红心猕猴桃,得到了广东地区“本来生活网”“快链通”“中粮我买网”等知名电商企业的关注,帮助该县猕猴桃产业打通电商销售渠道,累计帮助乐业外销猕猴桃价值1000多万元。(班华干)

(责编:庞冠华、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