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连十村 同频共振兴】

良庆区南洲村:“春风”拂过幸福来

2020年08月10日12:08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开栏语

脱贫攻坚结硕果,一气决胜正当时!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其中,贫困村要实现脱贫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本村产业经济。

近年来,南宁市良庆区矢志不移实施“一核两区三带”发展战略,以重点发展贫困村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初步探索出一条“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的新路径,打造一条沿贫困村的新产业经济带。

6月15日起,“良庆发布”结合“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融媒体记者将深入良庆区的10个贫困村,寻找贫困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奔小康的典型经验和动人故事,并推出“一带连十村 同频共振兴 ”系列专题,敬请关注。

人民网南宁8月10日电 南洲村位于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西南部,是良庆区十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扶贫的春风吹到南洲村,吹绿了满山的果树,吹浓了产业的勃勃生机,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嘹亮号角。

干到实在处 驻进心坎里

2018年3月,彭睆睆成了南洲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此时陪伴她的仅仅是一份前任第一书记留下的手绘地图。图上,南洲村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每根树枝上标记着贫困户的名字,村里贫困户的分布一目了然。

彭睆睆(左)展示南洲村的贫困户地图,一张张手绘地图的背后,是一条条清晰的脱贫路。良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而这小小手绘地图却协助彭睆睆“绘”出了一条扶贫真情路。

“刚驻村的时候,村民们都说我是去‘镀金’的,不会踏实干。解释再多也没用,要想融入大家,唯有真诚。”这是彭睆睆驻村这几年的深刻感触。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彭睆睆“对症下药”,他想到了个“笨”办法——多跑腿。彭睆睆走家串户,一次又一次地往村民、贫困户家中跑,“扶贫地图”上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很快,她摸清了村里的状况。哪家有老人常年患病、哪家的孩子正上学、谁又想学养殖技术......这些信息都镌刻在她的脑海里。一来二去,彭睆睆走熟了地图上的路,也走进了大伙的心里。如今,彭睆睆成了村民们的“知心人”,村里的人都亲切地叫她“小彭书记”。

建好了房子 改变了日子

距离村委会不远,便是贫困户陆威安的新家。阳光通过不锈钢门窗直射房内,干净的水泥地、简朴的家具,让室内处处充满温暖。

沿着新家旁的街道往里走,陆威安住了半辈子的“穷窝窝”跃入眼帘——一座被风雨摧残了几十年的土坯房,房间里昏暗的光线下,旧家具上蒙着一层层灰。

“我家原来的房子一到下雨天就要用盆盆罐罐来接水,有几次吹大风下大雨,感觉房子都要垮了。”昔日潮湿阴暗的土坯房变成了如今宽敞明亮的砖混房,幸福的笑容洋溢在陆威安脸上。

陆威安家的旧房子与新房子。良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陆威安一家,如今,南洲村不少群众的住房“变了身”,有的维修加固,有的异地重建,破旧房屋、残垣断壁不见了。现在,南洲村共有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告别了土坯房,住上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

选好路子 摘下穷帽子

圆了村民安居梦,再奔集体产业梦。

2017年,南洲村委利用30万元集体经济扶持款发展40亩百香果产业基地。2018年,瞄准黄金百香果高出普通百香果四倍的经济价值,基地技术升级,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验模式带动村民改种黄金百香果种植,价值由原来的每斤2块钱升值到8块钱!村民都说,黄金百香果是货真价实的“黄金果”!

在良庆区大塘镇南洲村,满山的澳洲坚果树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路。良庆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黄金百香果为村民打开了“致富门”。尝到甜头后,南洲村又开始尝试种植澳洲坚果。依托周边百乐村澳洲坚果种植基地能为南洲村提供种植技术的便利条件,2019年,南洲村委再利用上级财政资金发展了50.386亩澳洲坚果扶贫产业示范园,聘请贫困户从事除草、施肥工作,全年就带动3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加上林业种植、林下土鸡、青头鸭养殖和光伏发电等项目,南洲村集体经济更上层楼。2019年南洲村集体经济共获的收入8.3509万元。截至7月底,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7.9695万元。

随着一个个安居梦、产业梦、发展梦照进现实,南洲村逐渐蝶变为有产业、有项目、有奔头的希望村庄,快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卜英豪 施蕾 何立根 张芳)

(责编:张芳、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