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推进“民族文化+扶贫”显成效

2020年08月07日21:05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深入推进“民族文化+扶贫”模式,有效促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将指尖技艺、民间文艺、舌尖美食转换为特色经济,解决贫困人口就业,为当地开辟了一条文化富民、文化促脱贫的新道路。

传好“侗手艺”甩掉穷帽子

一是把好“侗画笔”点染脱贫梦。三江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建立三江农民画基地。以三江侗之梦文化志愿服务点为主要阵地,组织非遗传承人为志愿服务队伍,培育三江侗画原创产品和文创产品,解决贫困户就业,带动农民画产业。2019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志愿服务活动36场次,其中为贫困户就业培训26场次,从业者100多人,其中贫困户占40%,每人每月收入可达到2000元左右。二是拿好“侗绣针”织出幸福路。三江把侗族刺绣产业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菜单内容,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传承基地——清花绣坊,带动侗族妇女织出幸福家园。2018年以来,带动当地绣娘200多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6人,最高单次订单每月可收入6700元,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助力脱贫攻坚。

演好“侗文艺”奏出新篇章

一是唱好“侗歌”,滋养百姓身心。三江充分发挥侗族大歌的影响力,以三江县文化馆作为侗族大歌传承培训机构,常态化开展“三区”人才侗族大歌培训,2019年举办侗族大歌培训班69期,学员遍及所有侗族乡镇和学校。有效把扶贫政策融入大歌中,以侗歌凝聚民心,用文化扶贫,激励群众树立信心和积极向善的精神风貌,增强群众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二是讲好“侗款”,树立文明新风尚。三江组建侗款讲师团,进入各村各寨的鼓楼讲堂中,成为鼓楼讲堂的主导力量,推进理论宣讲进基层,宣传正能量、宣扬真善美,以群众乐于接受的讲侗款形式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宣讲、对各类模范先进进行宣传,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帮助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尚,引领淳朴民风,成为文明法宝,助力精准脱贫,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三是奏好“乐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近年来,在侗族村寨“月也”“对歌”等活动中广泛使用。三江结合当地实际,巧借侗族乐器、侗歌、多耶舞,增进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的交流,不断丰富群众的娱乐生活,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在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中,把侗族器乐作为必学课程,从娃娃抓起,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做好“侗美食”迎来好生活

一是打好“油茶”促进就业。侗族打油茶已于2014年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保护名录,也是三江旅游中待客的必备产品。三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非遗扶贫工坊—侗寨厨娘是其中的代表,据了解,该工坊厨娘每年组织志愿者深入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及茶艺茶歌培训,让贫困茶农得到帮扶的同时又学会茶艺,解决就业,助力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二是办好“百家宴”助力乡村旅游。三江巧借“百家宴”品牌影响力,打造侗族“百家宴”平台,将侗家习俗与脱贫攻坚、特色旅游、乡村振兴相结合,以美食引游客、用美食促增收。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三江林溪镇冠洞村通过开展百家宴系列文化活动,吸引各地游客40000多人,带动经济收入100多万元,解决全村50多户贫困户就业。(杨清利、兰泽兵)

(责编:吴明江、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