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空心村” 如今客云来

——北流市新圩镇河村发展记

2020年08月05日10:50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村口,半亩荷田迎客。顺着笔直的水泥路进村,两旁是一栋栋新建洋楼,庭院的窗台上鲜花争艳,这是广西玉林北流市新圩镇河村新村。再往里走便到了老村,一条小河穿村而过,两岸翠竹摇曳,它们守护着河村,也见证了这里的变化。

2019年7月以前,面积21.3公顷的老村还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空置数十年,房屋倒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现在老村变样了,牛棚猪舍烂房子复垦成了农田,老榕树下的荒地成了休闲广场,完整的老房子被保留下来,修缮后成了独具岭南风情的庭院,有的还成了画坊。

老宅拆不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53岁的杨军海住在新村,有游客来老村游玩时,他总是义务当起讲解员。

“那里原本是我们祖上的旧房,后来成了牛棚,空置20多年后现在又发挥了新作用。”杨军海指着一片秋葵地介绍。

“在河村活了半辈子,真没想到老村能变成这模样。”对于老村的改造,杨军海感慨颇深。去年5月,村委着手开展“三清三拆”、土地复垦。听说要拆老屋,杨军海和不少村民第一反应是抵触:老祖宗的东西怎么能拆?

可要让“空心村”重焕生机,倒塌荒置的旧房非拆不可。

如何破解?

观念改变,行动才会改变。土地复垦理事会成立后,河村“两委”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村民去参观旧村改造的“先行村”福绵区十丈村。“开始只有两辆小车去,回来后一传十、十传百,村民前后去了五六次,最后一次去了300多人。”外出学习的同时,村党委书记陈家平给村民讲解国家政策,描绘改造后的河村美景和前景规划。

村民们心动了,纷纷同意拆老屋。“拆除面积共有6.4公顷,大部分是宅基地。我们对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由河村村民合作社下的乡建公司统一租赁、管理。”陈家平说。

通过宅基地改革、土地复垦,原本的牛棚猪舍烂房子变成了一垄垄农田。廖源摄

土地怎么改?“村民收益实现最大化”

拆老宅是为了盘活土地资源,改革自去年启动以来,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作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市,北流市以新圩镇河村作为试点,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推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项目。

北流市政府平台公司和河村村民合作社签订指标收购协议和工程委托书,按规定价格收购用地指标,所得资金归村集体所有。至目前,全村腾垦建设用地复垦用地耕地6.4公顷,村集体收入876万元;对新宅占用的耕地征收耕地开垦费,收入300万元,两项共筹资1176万元。

推行宅基地改革、土地复垦后,村民通过土地出租、股份分红、劳务报酬等获得更多收益。收入增加了,连生活方式、观念都变了,喜欢到老村散步、跳舞,还渐渐习惯了垃圾分类。

完整的农家院子被保留、修缮,保留了河村的底色。廖源摄

后续怎么做?“引进投资做活乡村旅游”

“这里是河村创业基地,前面还有陈咏、冯寿荣、朱叶青等中国当代书画大家的画室。”杨军海领着游客走进一间庭院。从外表看,这里只是一间间普通的泥砖灰瓦农家院落,走进一看,院子却充满诗情画意。像这样有院落、池塘荷花,大厅挂着名家书画的庭院,这样的画室在河村有10多间。作画的、学画的、做艺术投资的……外面来的人越来越多,河村的“文化蛋糕”渐渐做起来了。

去年以来,河村以“修旧如旧,就地取材”方式修缮了40栋老房子,改造美化了503栋新房子,修缮好的部分房屋打造成共享农庄、民宿、艺术工作室;为根除污水排放问题,老村修建了30多个污水处理池,污水通过三级化粪池后再流经人工湿地,最后汇入蓄水池用以浇菜,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穿村而过的小河日渐清澈。

河村正在进行污水治理,让河流重归清澈。廖源摄

“颜值”提升的河村未来发展依然需要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对此,陈家平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引进民营企业,做民宿、田园酒店、音乐吧,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公司计划将河村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广西圭江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河村项目负责人梁经理说。

家乡的变化吸引了不少外出创业的河村人回乡发展。”40岁的陈虹伶此前一直在深圳做会计,如今在老村租了3间铺面,线上线下卖起了土特产。“一到周末、节假日,几千游客纷至沓来,生意越来越好。”对于未来,陈虹伶充满信心。(庞献) 

(责编:严立政、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