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让一个贫困孩子辍学!”

——记广西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凡昌小学教师赵龙京

庞革平 甘天龙 张雄森

2020年07月30日18:01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赵龙京,广西田林县一名小学教师,他拒绝诱惑,甘守清贫,在乱石堆中建起来的瑶寨小学坚守了30年(其中代课顶岗27年);他入选2018年“中国好人榜”,近期被评为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2003年以来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县、乡荣誉38项。

1990年,从民盟百色艺术职业高中美术专业毕业的赵龙京婉言谢绝了百色城内某广告公司高薪聘请,毅然回到家乡担任月薪48元的代课教师。而那些到广东务工的同学,一个月的收入比他一年的工资还多。

当时的利周瑶族乡凡昌小学,只有8间破烂不堪的砖瓦房和6间漏雨的茅草房,来自偏远村寨的10多名内宿生在露天的空地上生火做饭,在简易的木棚打地铺;唯一可供学生“运动”的场地布满了许多饭桌大小的石头……

一位同学介绍他去熟人在广东办的私立学校任美术教师,包吃包住月薪1500元;“老赵,你过来帮我,包你两年就可买上私家车”,一位做木材生意的同学见到赵龙京任教的寒酸环境也劝他放弃。

“我舍不得大瑶山的孩子,以后再说吧!”面对同学抛来的“橄榄枝”,赵龙京没有心动。刚结婚,他便动员妻子从另一所条件较好的教学点调过来,还把父亲接到学校来照顾,他的两个孩子在校园出生、在校园长大。

图为赵龙京给邓紫晨上语文课。田林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定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1992年,刚被任命为校长的赵龙京暗下决心。每天放学后,他就领着学校仅有的4名教师义务劳动,挖大石、搬土方。他们用火烧红再冷水浇淋将大石碎成小块,几年努力把原凹凸不平的场地变成了平整的球场,他自已焊制篮球架,发动村民捐钱捐物建起一条长36米、高1.8米的围墙。

为把茅草房校舍变成砖瓦房,赵龙京利用假期跑单位、跑部门,进村动员群众捐款。一次在一个单位门外坐等领导时,路过的好心人看他衣衫褴褛、肩上还斜跨一个帆布背包,便向他投了2元钱。他捡起来小心翼翼放到包里,他想这也是爱心,至少能为建校购买半斤铁钉……至1995年,他终于争取到2.6万元财政拨款和群众捐助的2.5万元。

但这点资金建11开间砖瓦校舍还是不够,于是他白天上课,晚上入户发动群众捐献横条和瓦角。一天晚上大雨涨洪水,他赶回学校过河时被洪水冲走了,手电筒也丢失了,他侥幸爬上岸,回到学校时天快亮了。后来村干部知道此事,马上召集队长分片动员村民,不足一周便筹集到横条280多根、瓦角2000多条,11间校舍很快建了起来。

图为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凡昌小学新貌。田林县委宣传部供图

2001年,学校获得广西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扶持兴建起教学楼;2005年重建了围墙40米地板硬化200平方米,完善了厕所、水沟、食堂护墙建设,2007年建起标准篮球场、学生宿舍,添置图书、教学仪器,原本破烂的校园终于大变样,他又争取到村里的一块地建设了运动场。

“如果早年跟随同学打工,就不会因缺钱耽误大女儿的治疗。”女儿的缺医逝世成为赵龙京心中永远的痛。2014年8月,赵龙京在湖南邵阳学院读大三的女儿不幸遭遇车祸重伤而司机逃逸,他借了20多万元把女儿送到医院救治,女儿刚有点好转他却没钱让女儿进一步治疗了,把女儿接回了学校。女儿留下了后遗症,一年后不幸逝世。

“大女儿逝世,他很自责内疚。”妻子赵秀英说,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赵龙京思念女儿而泪流满面。

“绝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尽管自己生活困难,甚至老父亲生病和女儿车祸的医疗费都还欠着债,但赵龙京同样尽力帮助贫困学生。2018年,家庭贫困、父母离异、智残加肢残的邓紫晨生活不能自理,父亲长年外出务工,孩子生活由姑姑照顾。赵龙京坚持上门送教,送去衣服、新书包、铅笔、书本,还给邓紫晨作手宛按摸。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邓紫晨生活可以自理了,赵龙京把她接到学校,圆了她的上学梦。30年来,凡昌村适龄儿童入学率都是100%,没有一位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图为赵龙京给学生上课。田林县委宣传部供图

赵龙京对其他老师也是关怀备至,2013年新建了教师宿舍楼,套房不够他就先安排其他老师住,自己仍然住着旧房;为了让其他代课教师有更多时间复习考试,他经常顶课,自己却错过了许多机会,直到2017年才考上公办教师,也是凡昌小学最后一位考转公办的教师。由于事迹突出,赵龙京被县里定为先进典型人物,安排到各乡镇、部门作事迹报告。

(责编:李敏军、陈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