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绘就绿水蓝天新画卷

2020年07月26日09:21  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绘就绿水蓝天新画卷

——南宁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近年来,南宁市围绕“治水、建城、为民”城市工作主线,不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图为百里秀美邕江“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景象。记者黄维业摄

从秀丽的邕江两岸到林木青翠的青秀山,天蓝水碧,青山葱郁;从热闹市区到广袤乡村,绿浪滚滚,风光如画。

绿色是南宁的生态底色,如今,“天蓝、地绿、水清”已经成为南宁市民引以为傲的宝贵资源。

今年以来,南宁市坚持“治水、建城、为民”的城市工作主线,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协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主线,实施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精准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精心守护“南宁蓝”

行走在南宁的大街小巷,碧空如洗,绿意浓浓,风清气爽,市民或驻足树下闲谈,或在广场上翩翩起舞。

“环境好,生活好,心情就好,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幸福!”家住民生路的居民张敏感慨。

如今,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南宁蓝”保持常态,市民群众蓝天幸福感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南宁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1.2%,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是全区六个连续三年稳定达标的城市之一。今年上半年,南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4%,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PM10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5%。今年6月,南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13,较去年同期改善12.3%。

空气质量的改善,得益于南宁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有效措施。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南宁市先后实施“集中整治年”“巩固提升年”“制度建设年”“精细化管理年”活动,强化城市扬尘综合治理,加强秸秆露天禁烧管控,严管烟花爆竹禁燃限放,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积极应对污染天气,精心守护“南宁蓝”。

夏季臭氧污染问题与秋冬季的PM2.5污染是阻碍大气治理的“两座大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好鹏介绍,为遏制臭氧污染,南宁市部署开展“六大攻坚”行动,即扬尘治理攻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机动车尾气治理攻坚、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攻坚、秸秆禁烧治理攻坚和餐饮油烟治理攻坚。强化工业源污染管控,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强化社会面源污染管控,强化监测评估和监督检查,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守护“南宁蓝”共同努力。

狠下功夫治“黑臭”

漫步在民歌湖沿岸,宜人美景吸引众多市民拍照打卡,然而在2015年,民歌湖的上游竹排江还是一条“纳污河”,直接影响民歌湖水质。

南宁市排查了竹排江的污染源头,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开展竹排江黑臭水体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并启动了一系列工程建设。

经过治理,竹排江由昔日黑臭小河沟变成了今天的清渠,其治理经验于今年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典型案例,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南宁经验”。

由脏变清,在南宁市,越来越多的水体、河道正在经历相同的蜕变,这背后体现的是市委、市政府在黑臭水体治理上的锲而不舍。

黑臭水体治理是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市按照“治水、建城、为民”的城市工作主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制久清”全流域系统治理思路,组织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攻坚战”,不断补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推进内河水质达标率不断提高,呈现逐年向好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南宁市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1—5月,按均值评价,国家、自治区考核南宁市的河流监测断面及大王滩、西津水库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三类)比例为100%。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市内河处党组书记吴智表示,南宁市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排污管网、河道沿岸排污口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指导,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各项项目固投任务和工程建设,全力做好第一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工作,以良好成绩创建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打好打赢净土持久战

土壤环境安全关系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今年,南宁市全面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快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截至5月底,共完成了近76.6万亩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全面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截至目前南宁市已完成第一阶段共163个地块的基础信息调查采集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陈莉表示,为切实保障人们“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今年将严格按照土壤法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土十条”部署,继续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坚决遏制土壤污染事故发生为底线目标,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开展农用地安全利用;控源减污,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制度,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切实保障土壤环境质量安全。 (记者 尹海明)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