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区大平瑶族乡:小竹条编出“致富筐”

2020年07月08日10:20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人民网贺州7月8日电 夏日清晨,走进贺州市平桂区大平瑶族乡大平村竹器厂,只见刚刚收割的竹条整齐地码放在车间内,工人们手里不停地忙着编筐,一根根竹条在手指间来回穿梭,一只只箩筐初露雏形,整个扶贫车间一派热闹景象。

“过去乡里人们都是外出务工居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就业,还能照顾家庭,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大平村贫困户卢妹菊编织着手里的竹条,对未来充满希望。

作为全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大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牵扯着全乡脱贫步伐。2015年底,该村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80户1209人,贫困发生率达27.68%。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摘下贫困帽子、摆脱贫穷,该乡因地制宜发展传统手工产业——竹器编织,为该村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把好“靶心”。

据了解,该乡采取“企业+扶贫车间+农户”的模式,在村里办起“扶贫车间”,车间主要负责箩筐、蒸笼等竹器编织。由于编织工作难度低、强度小,为劳动能力相对较差、家庭负担重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开辟了新的挣钱门路,有效解决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为了保证销路,车间还与企业采取订单式合作,根据客户需求制作竹器,回收周期短、产品流通快让贫困户更快的获得收益,车间得到更好运作。此外,车间还采取线上、线下加工形式运行,村民可以灵活安排上下班时间,拓宽了他们增收的渠道。

“我希望通过传统手工产业,引导地方群众立足本地资源,使竹器编织成为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来源。”扶贫车间负责人钟世焕介绍。下一步,该车间计划加快产业发展,扩大生产规模,为更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据悉,该车间产品主要销往广东等地,每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吸纳了线上、线下100余人贫困户就近就业。通过车间带动,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7.68%降至0.16%,有力推动脱贫步伐向脱贫收官迈进。一条条柔韧的竹条,一次次精巧的手工,不仅编织出了瑶族同胞的“脱贫梦”,更编织出了他们的“致富筐”。(黄超)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