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陆川县大桥镇以“合作社+农户”形式,鼓励各村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2016年顺利脱贫摘帽的唐侯村,充分发挥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态环境好等优势,沿袭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以发展生态优质水稻种植产业为着力点,采取“合作社+保价收购+农户”的形式,解决了水稻“消不完”和“销不动”的问题,让贫困户在家门口种种田、锄锄地,就能既填饱肚子解决温饱问题,又富足“钱袋子”走上脱贫致富的大道。
唐侯村村民合作社与500多名农户签订了协议,基本达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产业覆盖率达100%。合作社通过“5+1”即向这500多名农户“统一供种、统一供药、统一供肥、统一保价回收、统一包装销售”,所有农资先由合作社统一提供垫付,既确保品质一致,又减轻贫困户种植压力和风险,统一回收销售后再扣除相关成本,达到“两保证”——保销路和保价格合理。2016年以来,唐侯村村民合作社共带动120多户贫困户脱贫。
该合作社以每斤2.5元的单价保价收购,大大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有效解决了基地周边农民每年6到10月夏秋季节土地撂荒的问题,实现耕地面积达2680余亩。一年分早稻和晚稻两次收成,近年来收成稳定,年均可达余额6万斤,农户总收益约15万元,其中,还有分红共3.48万元,大大巩固脱贫成效。
据了解,唐侯村下一步将多方争取资金,打造岭南水稻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继续吸收贫困户,做大做强生态优质产品,让水稻种植产业撬动扶贫杠杆,使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罗钊、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