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税务稽查工作人员与企业有关负责人视频连线,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讲解税收政策。沈泉池摄
疫情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第一稽查局创新举措,搭建《稽查那些事》融媒体网络平台,以“不见面”“非接触式”等方式开展税务稽查工作,确保税务检查、审理、执行各环节工作“不掉链”“不断线”。同时,在企业大力复工复产的当下,设身处地从纳税人角度出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进行税收政策辅导,确保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红利落实到位。
搭建网络平台,全心服务纳税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何既充分保障税务干部和纳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又保证稽查工作顺利开展成为摆在税务稽查机关面前的一道题目。
疫情期间,除了使用传统的宣传小册子加强宣传外,广西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与媒体制作发布了《稽查那些事》融媒体全景展示平台,使用“无人机+VR+H5+超链接”,等全媒体方式,对企业进行线上辅导,并解答企业和纳税人的问题。
特别制作了《稽查那些事》宣传手册送到企业中。沈泉池摄
在检查中,被查企业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存在哪些涉税风险;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务部门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方面有哪些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这些纳税人关心的问题,平台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用具体的案例具体展示说明。
“非接触式”办税,确保工作不断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第一稽查局积极拓展微信、邮寄、传真、电子邮件等“非接触式”办公模式,积极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办”“预约办”“延期办”等有效措施,拓展线上办理覆盖面,提升线上办事效率、提高线上服务水平,确保纳税人安全、高效、便捷地完成各项涉税事项办理,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在“线上线下融合办”方面,对已立案的企业暂停入户检查,并在检查、审理、执行各项工作中积极采取网络、电话、邮寄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争取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保证稽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疫情期间,第一稽查局对4户企业完成了文书送达,顺利完成追缴入库税收款项1000多万元。寄件过程中,执行人员自行填写邮寄信息,核对无误后,预约邮递员到办公大楼值班岗,交由邮政快递部门送达纳税人。
稽查工作人员开会研讨大案要案。沈泉池摄
纳税人在接到《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处罚决定书》后,采取“网上办”方式办理缴纳入库查补税款。疫情期间,该局共与企业共采取电话联系74次,微信联系100次,8户企业采取电子邮箱、7户企业采取邮寄方式传递资料。此外,对1户涉税行政诉讼案件,根据法院要求及时做好应诉工作,与律师进行线上对接,准备好应诉材料,并按期邮寄提交法院,畅通纳税权利救济途径和渠道。
在紧急、重大事项“预约办”方面,对于涉及纳税人重大权益确需当面协调处理的,通知企业通过电话预约时间,在专门的接待区域进行,同时做好接待纳税人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纳税人与税务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通知纳税人通过电话预约时间,引导分时分批错峰办理,共对2户企业通过预约办理协调涉税问题。
在非紧急事项“延期办”方面,对于需税企双方频繁交互的“复议听证、协调处理”等28项业务事项,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非接触式”方式,引导纳税人延期到疫情后办理,或通知企业可以先提交书面意见,并通知纳税人延期举行。
由“查补型”稽查转向“服务型”稽查
在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在完成稽查任务确保工作不断线的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第一稽查局服务也不掉链,设身处地从纳税人角度出发,多措并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改善税收营商环境,确保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红利落实到位。
广西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主动转型,到企业听取工作意见。沈泉池摄
在检查中,税务稽查人员由以前的以查、补、罚为主,转向规范企业和服务企业。通过加大宣传,帮助企业查找自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避免企业单方面对政策理解不够产生对税收漏缴风险。通过加强辅导,帮助企业了解复工复产期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应享尽享”,确保国家的各项税收优惠红利落实到位。
在一次入户检查中,检查人员到企业查账时发现,该企业由于不熟悉相关政策,没享受到相关税收优惠,在检查人员提醒和帮助下,企业最终享受到了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红利20多万元。在对某银行检查时,税务稽查人员发现,因计算错误导致多缴纳了税款,经税务稽查人员提醒,企业得以退回了这笔税款。
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充分发挥稽查职能作用,做好企业规范和服务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国家各项税收优惠红利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