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后的第二天清晨,虽然是大清早,但太阳还是越来越红火,把气温步步逼高。在岑溪市糯垌镇古河村韭菜花和紫苏种植基地里,陈玲刚刚送小孩上学回来,又到基地里左看又查,看看紫苏和韭菜花有多少可采摘上市,需要安排多少个工人开工,忙个不停。
陈玲检查紫苏待出售情况。覃波摄
陈玲是糯垌镇古河村的村民,与丈夫周伟锋生育有一个男孩,与家婆和叔儿一家五口相依为命。可是,谁都没有想到,2014年前,她的一家还是令人心酸的。家婆65岁高龄不说,但她患有二级精神分裂症,还有甲亢、高血压等等,一身病缠在这个老人身上,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更令人心痛的是,此老人家每15天需要换一次血,用于医药费的支出每个月不少于3000元。说出更头痛的是,她的叔儿也是肢体残疾人,一家5口人竟有2个是残疾人。她在家里既要带幼小的孩子,又要照顾家婆。一家人的生活靠她丈夫在糯垌街上修理摩托车赚取一点点修理费来维持生计,家里经济极度困难,这一家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陈玲正在韭菜花基地摘菜花。覃波摄
穷则思变。为了摆脱家庭困境,争取一些外块回来充充家庭经济开销。陈玲与丈夫商量后,2015年上半年,在亲朋戚友的支持帮助下,借钱到附近的昙海村与人合股投资试种台湾农友银辉甜瓜16亩,凭借广东佛山亲戚有销路之力,大胆地试种,拼搏一次。经过科学的管护,一举获得成功,所收获的瓜既多又亮又甜脆,一试就获得1.6万元的收入,夺得第一桶“金”,尝到了甜头。
另立“炉灶”。陈玲第一次合作成功后,有了一定的种植技术。第二年是继续合作还是怎么样呢?陈玲想到自己又有水田4亩多,且周围的田地比较平整成片,可租用,离家里又近,更易管护,于是生计另立“炉灶”,自己创办种植“瓜苏”基地。2016年上半年,她大胆种植36亩多的台湾甜瓜,经过科学管护,又获得成功,收入达11万元。下半年,为了合理轮植,改良土壤,提高单产,她又引种高产优质的紫苏15亩,间种波蓠生、波粉等青菜15亩。
说起种紫苏,她从没种过,只是看到岑溪“白斩狗”配料要多,有“钱”景,她便大种特种,几个月后,生势良好,丰收在望,亩产达1000多公斤,可是销路在哪呢?胆大心细的陈玲,在2016年11月,当时不懂市场需要规格的行情,将紫苏从头到根割60多公分长,凌晨4时将80多斤紫苏拉到岑溪市城果蔬批发市场出售,结果一摆出对比,别人是30公分长的,自己的都有60公分长,被客户说成是卖“扫把”,一时成为笑话。最后凭平价以每市斤1元多卖掉,得100元钱扫兴回家。
吃一崭,长一志。自那次被取笑后,陈玲便严格按照市场需要的规格去采摘销售了。后来,客户知道货源后都来上门订货、落单,一干就连续4年多,每年的紫苏收入都超10万元。2017年陈玲一家实现了脱贫,还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种植大户。2018年,2019年继续前行,特别是2019年除了正常轮植外,还特意种植30亩优质高产水稻,金黄黄的稻谷被抢购一空,仅稻谷收入达4万多元。
自己脱贫不光荣,带动邻舍脱贫增收才光彩。几年来,陈玲的种植业越来越红火,面积从开始的30多亩,逐渐增加到现在的54亩。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需要请人帮工。“从2016年开始,每年都请来村中贫困劳动力,多的30多人,少则3到5人,每人每天发工资70元,帮助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如河清4组的李秀群,古灶3组的林英兰,河清7组的梁永凤等都是贫困户,到基地上班增加收入,得到村方认可和赞扬。”古河村党(总)支部书记罗秀贞如是说。
种植基地的发展,让一批困难群众成为“上班”一族,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受益匪浅。河清2组林跃连如数家珍:“自从亚玲创办基地以来,一直在这里打工,目前有5个年头了,每年收入达2万元左右,既能照顾到家人,又能挣一些外块,非常荣幸,谢谢玲姐。”(覃波 覃浩桓 谭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