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隆林6月22日电 今年以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整县摘帽”目标,把“控辍保学”列为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采取“精细”部署工作、“精当”立制建章、“精准”摸底排查、“精心”劝返保学等举措,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助推教育脱贫取得实效。截至目前,该县统计掌握的67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已全部清零。
“精细”部署工作。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国家极度贫困县,今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义务教育保障歼灭战”的重中之重,强化工作组织,务求工作实效。县、乡、村、校逐级安排部署,先后召开2次全县大会、2次政府常务会和1次党委扩大会研究部署控辍保学阶段性工作,印发《隆林各族自治县2020年春季学期失学辍学学生大劝返专项行动方案》《隆林各族自治县2020年春季学期失学辍学居家学生劝返工作方案》《隆林各族自治县2020年春季学期失学辍学外出务工学生劝返工作方案》和出台《关于义务教育保障工作“一证管多证”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确保控辍劝返工作顺利推进。为了营造全县双线总动员的宣传氛围,印发了《关于做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宣传工作的通知》,发放教育政策宣传册、宣传折页等资料14万份。
“精当”立制建章。该县建立完善联控联保工作机制,明确教育、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责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一研究解决,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完善督导机制和考核问责机制,将控辍保学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和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体系,把贫困户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作为脱贫首要指标,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实时调整完善县、乡、村、校四级适龄儿童台账,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保障控辍保学工作落地落实。
“精准”摸底排查。该县通过“四步”工作法,对失学辍学进行了精准排查:一是通过公安系统、国扶系统、学籍系统、资助系统进行比对,得出疑似失学辍学“母本”;二是通过与在校生花名册进行比对,得出疑似辍学“蓝本”;三是通过3月底(开学前)组织“大家访”进村入户进行核实信息;四是开学后,对未及时返校学生进行“大普访”“大劝返”,边劝边核,最后得出全县失学辍学人数。对在控辍保学台账管理过程中分类把握不准、政策把握不清等问题,逐县、乡、村、校逐级梳理,确保台账准确详实。
“精心”劝返保学。在劝返方面,该县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根据辍学居家、辍学外出务工两类不同情形,分别采取相应的劝返措施。一是针对目前辍学居家学生,按照“双线四包”责任制要求,统筹安排各乡镇、各部门、各学校相关责任人,组建若干个劝返工作组,登门入户开展劝返工作。二是针对外出务工的学生,根据外出学生务工分布情况,统筹公安、教育、司法、团委、妇联等部门和单位力量,组成5个县外务工劝返工作小组,分两批次投入劝返资金20余万元,组织到务工实地广东、江浙及省内县外等依法强制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劝返外出务工辍学生100多人。三是行政督学和司法相结合,对多次劝返无果的,由辖区乡镇人民政府起诉适龄辍学学生家长,特别严格依法处理非法婚姻并生育行为,对与未成年少女结婚致其辍学的行为,立案侦查,有力震慑同类犯罪,预防未成年人辍学,依法控辍。在保学方面,该县教育局指导全县各义务教育学校、县职业学校切实履行保学责任,有针对性地创新工作举措,让劝返学生留得住、学得好,提高保学效果。一是劝返复学的学生除了享受保障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到职校普职融合班还免费生活用品、三套校服和每月给与800元的伙食补助。二是对劝返复学的学生,各相关学校要落实专人“一对一”进行帮扶,认真分析掌握辍学原因,有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对每一位学生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倍加关心关怀,让复学学生身心愉悦,安心留校学习。三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世界观,使每一个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求知动力。四是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探索研究教学方法,减轻学生学业、心理负担,创设让学生热爱学习、愉快学习的良好氛围,根除厌学情绪,防止再次辍学。提升边远地区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在“劝得回”的基础上确保“留得住”“学得好”。(王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