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贺喂养当地土鸡。韦俊格摄
黄金贺和他饲养的青头鸭。韦俊格摄
初夏黄昏,夕阳西照。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罗马村潭龙坡村后一片郁郁葱葱,绿色盎然,徐徐微风给炎热的大地带来了一丝丝清凉。在绿色的田野中有2块水塘,水塘旁边建有一个小房屋,一名右手残疾的中年男子吃力地从小屋中扛着一袋玉米来到水塘边,他一边把玉米抛洒在水塘边的空地上,一边“噜噜噜噜”地低声叫唤着,刹那间,水塘中灰色的青头鸭和白色的白羽鸭发出“嘎嘎嘎嘎”的欢叫声,成群结队从水中冲上岸边,围着玉米狼吞虎咽……这名喂鸭的中年男子就是黄金贺。喂好了鸭子,黄金贺又转身走向水塘边远处的鸡棚,开始喂鸡……
辛勤谋生遭遇不幸 身残志坚挺过难关
黄金贺父亲早逝,姐妹早已出嫁,他与母亲一起生活。黄金贺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能吃苦、肯付出,从20岁开始就外出务工,从事建筑,修路,烧砖等工作,通过辛勤劳动维持生活。2009年12月5日,黄金贺在崇左市扶绥县东门镇糖厂务工时发生事故,被机器轧断右手,医治后经过协商,他获得了6万元赔偿金,但是受伤的手已经没了,经过鉴定,属于肢体残疾2级。
遭遇不幸后,黄金贺不仅干不了重体力活,也干不了一些普通的工作,但是他没有放弃,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他曾经到沙井富士康工厂附近摆摊,卖一些水果、饼干、花生等零食、杂货,因为母亲体弱多病,双眼几乎失明,为了照顾母亲,他在外摆摊差不多1年时间就回家了。在家里,他靠种植水稻、玉米、西瓜等农作物维持生活。虽然生活艰难,但是他从不抱怨。2015年年底,经过精准识别,黄金贺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转变思路发展产业 积极探索闯出新路
经过几年的帮扶,黄金贺的处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他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深知自己是残疾人,能做的有限,因为母亲的关系,又不能离家太远,而现在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多,土地抛荒的多,自己利用抛荒土地发展养殖产业是个不错的选择。说干就干,从2018年开始,黄金贺就以800元/年的价格,从村里承包了7亩水塘、13亩荒地,开始养殖青头鸭、白羽鸭和本地土鸡。
黄金贺年轻时主要是外出务工,缺乏大规模养殖的经验,但是他善于观察学习,通过向其他养殖户学习,看别人怎么养自己就怎么养,不断摸索实践,他很快掌握了大规模养殖的方法。2019年,黄金贺就养鸭5批,每一批200羽,存活率达80%,纯收入1万多元。同时,他还试着养殖少量本地土鸡,在水塘里放了一批鱼苗,也增加了一点收入。2020年以来,黄金贺的养殖场现存栏青头鸭1200多羽,白羽鸭100多羽,土鸡550多羽。2020年全年计划养鸭3批,其中青头鸭共3000多羽、白羽鸭300多羽;养本地土鸡2批共1000多羽,预计市场回暖后,全年收入将达到10万左右,纯利润可达5万元以上。
“我的养殖场离房屋很远,有树林有水塘,环境很好,我在这里养鸡鸭2年,没有出现大规模鸡鸭病死的,在这里养的鸡鸭,喂的都是玉米、谷物,可以说都是纯天然的生态鸡鸭。”黄金贺说。“太重的活我做不了,但是养鸡养鸭我还是可以做,养了2年,有了收入,我现在很有信心,一定可以把鸡鸭养好,靠自己的劳动过上更好的生活。”
增收脱贫感怀恩情 坚定信心提升效益
作为残疾人,黄金贺一直得到党和政府、村委的关心,在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前,2014年黄金贺就通过危房改造建起了1层92平方米砖混结构的平房,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之后,村里安排帮他焊接了楼梯护栏,给他的房屋进一步做了修缮,并通过改厨改厕进一步提升他的居住质量。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村委干部也经常到家了解他家的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办理种养殖得补贴、医疗保障手续等。经过几年的帮扶,黄金贺于2019年顺利脱贫摘帽。
提到精准扶贫,黄金贺感激的说:“副支书黄章托经常来家里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第一书记韦懿经常来家看我;帮扶干部每个月都来我家,了解我的情况,每年都帮我申请产业补贴;村里看到我困难又想养鸡养鸭,就以每年800元的价格把村后的荒地和水塘包给我了,我得到这么多的关怀和帮助,才有信心养鸡养鸭,才能安心发展产业,才有了更多的收入。我非常感激党和政府,非常感激大家,我决心承包这片地10年,把自己的产业搞上去,有更多的收入。”
第一书记韦懿说:“残疾贫困户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让他们提升发展信心,自立自强,有收入来源,收入有保障,过上好生活,既是我们长久以来推进脱贫攻坚的目的,也是实现脱贫摘帽的手段。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农产品销路受到影响,近期,帮助贫困户拓宽农产品销路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下一步,我们将着眼于决战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入发展新品种的种养殖产业,推动农民脱贫致富。”(韦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