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发展循环种养 稳定脱贫“双保险”

2020年06月16日10:17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人民网马山6月16日电 “过去,农户一年种两季玉米和散养家畜,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村民收入水平较低。如今,村子通过探索循环种养模式,村民人均收入达到5800元。”听说笔者来采访,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今村党总支部书记潘云飞兴奋地介绍起村子的“脱贫经”。 

自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古今村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高效模式,发展生猪养殖、特色蔬菜种植两个集体经济项目,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贫困户收入从少到多、农民生活水平由低到高,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潘云飞说,发展集体经济要符合“风险低、收益稳、可持续”的特点,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确定了生猪、地方特色土鸡、黑山羊和肉牛养殖为本村的“3+1”特色产业,引导成立1个村民合作社和3个专业合作社,扶持发展壮大村级扶贫产业。其中,古今村采取“村委+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模式,成立常飞生态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并引进公司合作养殖生猪,由公司提供猪苗、饲料、技术,村里提供场地,吸收贫困户到基地务工。 

笔者见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潘小蓉时,她正在猪圈里打扫,“我刚卖了一批猪崽,价格不错,准备再养下一批。”伴随着爽朗的笑声,2016年就脱贫的潘小蓉走进屋里,向笔者讲述自己的脱贫路。 

潘小蓉凭借勤劳的双手和20多年的养猪心得,应聘到合作社当饲养员,每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现在养猪有奖补,我们的积极性可高了。”潘小蓉算起账来:去年养了5头肉猪,获得产业奖补2100元,销售生猪获得纯利润9000多元;今年3月卖了8头猪崽,挣了1万多元,加上在合作社务工,一年收入有3万多元。 

“特色产业覆盖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比例达94.3%以上,依靠生猪养殖,许多村民和贫困户自主创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第一书记汤丰宁说,2019年村集体养猪场出栏生猪1400头,村级集体经济可分配的纯利润达20万元以上。在村委的引领带动下,古今村舞动生猪产业的“龙头”。 

养殖生猪产生的粪便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环境污染。汤丰宁和村两委班子又寻求新的出路,利用生猪粪便发展特色蔬菜种植。 

生猪养殖与蔬菜种植通过循环模式紧密相融,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作用,这也是古今村结合实际探索出来的循环种养农业模式。 

“为了实现环保和资源再利用的目的,我们依托村集体养猪场修建了大型沼气池,利用沼液种植特色蔬菜,沼气可以供给猪场和附近的贫困户作为清洁能源。”汤丰宁说。 

2019年,古今村流转了50亩土地建设村集体特色蔬菜种植产业园,通过铺设沼液输送管道和水肥灌溉系统,从村集体养猪场沼气池输送有机肥用于佛手瓜苗种植,预计亩产3000斤,年收入可达30万元,并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蔬菜50亩以上。此外,村里因地制宜建起了50立方米的冷库,开拓全村蔬菜统一销售渠道,让村民获得稳定的销售收入。 

“我种植的佛手瓜苗是绿色无公害的,客商都抢着来收呢,第一年预计收入可达到3万多元。”古今村独山屯贫困户蓝鹏定说。 

如今,古今村的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以养促种,延长了产业链,让脱贫户稳定脱贫有了“双保险”,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杨盛)

(责编:刘佳、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