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慈强:酿酒为基拓宽脱贫致富路

2020年06月09日16:54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五月的天气,骄阳似火,热气蒸腾。“嚯,凉快”,跟着合山市北泗镇古楼村古伴屯建档立卡脱贫户韦慈强的村委干部刚到其用于存酒的山洞前就不由自主的感慨。“天然空调,生态环保”韦慈强的一句戏谑道出了其内心的自豪与幸福。作为村里有名的酿酒“专家”,韦慈强以酿酒为基础,延伸发展形成“酒糟养猪,猪粪还田”的种养殖循环产业,不仅使自己的人年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顺利在2016年底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不经意间树立了一个古楼村脱贫摘帽的正面典型,辐射带动了全村十多户人家也加入到发展产业助脱贫奔小康的小道上来。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把控确定脱贫方向

“当时很难,要照顾两个孩子,所以不能两个人同时都出去,就算出去,因没有文化没有技能,只能找点零工打,工资低,工作又不稳定。”韦慈强说,家里一共4口人,2个儿子在古楼小学就读,韦慈强本人和配偶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没有发展起来任何产业,在纳入贫困户之前,家里收入主要来源全靠妻子唐见英一个人在广东打零工,维持生计困难重重。

后来,帮扶干部和古楼村委从心理疏导入手,和韦慈强谈心交流,讲解扶贫政策,当了解到韦慈强家旁边有一个山洞,并且韦慈强对利用这个山洞发展酿酒产业早有想法时,一条以酿酒为基础,循环发展种养殖产业的脱贫计划初见雏形。古楼村种植的优质水稻米质好,硒含量高,可以作为酿酒的最佳原材料。酿酒产生酒糟等剩余物,又是养猪的好肥料,再利用具有冬暖夏凉功能的“天然空调”——山洞进行酒的贮藏,简直是天作之合。

用活政策主动宣传,为产业发展助力护航

“想法都有了,但是当时哪里有资金和技术呢!”韦慈强说,就在韦慈强脱贫信心的星星之火就要被现实浇灭之时,政府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适时出台,帮扶人和村委积极着手,帮助韦慈强申请到了5万元的贷款,分别用来建造酿酒工具和贮藏仓库。“酿酒还是个技术活,发酵时不能见光,否则酒会发酸。什么温度下的酒曲决定了酒的口感,但当时哪里懂这些。”韦慈强说。为此,村委和帮扶人利用自己的私人关系,一方面联系市里面的技术员亲自到韦慈强家对其进行技术扶持,另一方面协调韦慈强多次到外地学习酿酒技术。2016年下半年,韦慈强的酿酒作坊终于建成,并于当年产出了第一批酒。酒产出后,韦慈强并不急于将酒售卖,而是将试产酒分发给古伴屯村民品尝,村民品尝后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韦慈强结合吸收这些建议后改进了酒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完善了酿酒技术。现在,韦慈强酿制的酒已经成为了古楼村办酒席的指定用酒。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互联网+的当下,主动宣传才是主旋律。为此,古楼村委和帮扶人主动帮扶介入,发挥政府宣传阵地优势,积极为韦慈强的产业发展呐喊助威。2019年,湖南和区内的南宁、柳州、玉林等地客户专程到韦慈强家山洞来考察,并现场购买了大量的洞藏酒,韦慈强的经济收入大幅提高。

勤劳致富树典型,克服猪瘟再出发

“国家政策加上自己的勤劳,我们没有不脱贫的道理!”韦慈强说。韦慈强实行酒糟养猪,猪粪还田的循环模式。在酿酒的过程中产生的酒糟等剩余物如何处理?丢弃的话即浪费还污染环境,为此,在帮扶责任人的建议下,韦慈强把在外务工的妻子叫回来一起建了两个猪棚来养殖生猪。“以前在广东打工,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元,现在回来,光是卖酒,一年收入至少也有五、六万。”韦慈强的妻子说。所养殖的生猪主要的饲料就是酿酒的酒糟配合猪菜叶等营养饲料,养出的生猪肉质鲜甜,基本上所有的生猪一到出栏就被村里或是朋友提前订购完。不仅如此,养猪产生的粪便,韦慈强充分利用到种植产业中。2017年,“以奖代补”政策施行,韦慈强利用“以奖代补”补助的资金反辅推动自己的种养殖产业进一步拓宽了脱贫致富路。

“现在妻子也回来了,我们一家四口不用再两地分居,可以在家发展产业致富,还可以相互照顾,生活更有意思和意义了。”虽然去年的猪瘟让韦慈强损失惨重,但韦慈强一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再次把养殖业发展起来。“今年年初花重金购入了三头母猪,现在都已经怀孕了,其中一头下个月就可以下仔了”韦慈强的妻子一边给猪准备“吃”的,一边憧憬着说。不仅如此,韦慈强还带动周边的群众发展酿酒业和种养殖业,自己还指导群众提高酿酒技术,同时主动建议将邻里酿出的酒也贮藏于其山洞中,共享古楼的优质自然资源,提高酒的价值,实现“双赢”。“不勤快,还是抱着等、靠、要的思想是要不得的,再好的政策也没用。”在韦慈强存酒山洞里,200多个酒坛子都盛着洞藏酒、精英酒和桑果酒。“玉林那边很多人都想要我的酒,但是物流运输成本对我来说太大了,这限制了酒的销售规模。”韦慈强谋划着在酒的运输和销售上继续做好文章,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黄健淋)

(责编:周雨乐、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