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2020年06月09日09:22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接地气 冒热气 弘志气

“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开栏语

深入践行“四力”,聚焦脱贫攻坚。为全面宣传我区脱贫攻坚成就,宣传以黄文秀精神为内核的榜样力量,以决战决胜之势发起最后总攻的时代担当,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浓厚舆论氛围,6月8日至7月7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组织开展“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自自治区、市、县三级媒体,以及中央驻桂媒体、重点网络媒体等新闻媒体的记者编辑共计1000余人,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采访报道。本报今日起开设专栏,集中报道八桂大地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鼓舞、激励全区各族人民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和斗志,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敬请关注。

用笔端、镜头、话筒,采撷“冒热气”“带露珠”的素材,讲述有温度、有灵魂的故事……在广西全区上下攻克脱贫最后堡垒的关键时刻,6月8日,“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全区各设区市同步进行。

讴歌时代主旋律,引领社会同奋进。来自自治区、市、县三级媒体,以及中央驻桂媒体、重点网络媒体和主要商业网站记者编辑共计1000余人,将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组成多个采访团奔赴全区各地基层,全媒体、多角度地发掘记录八桂大地脱贫攻坚新气象、人民群众新作为、各级干部新担当的动人事迹、感人精神、喜人成果,讴歌70年来壮美广西沧桑巨变和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采访“接地气”,记者在基层一线受感染受教育

“好记者,时时在路上。好新闻,永远在基层。”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记者张贺介绍,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全体记者深入全区贫困地区采访调研,至今已经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110余篇脱贫攻坚报道。张贺认为,要讲好广西脱贫故事,就要切实增强“四力”,他将珍惜这次采访机会,多多前往田间地头,跟乡亲们拉家常,寻找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和动人故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细腻的笔触把广西脱贫故事讲到大伙的心坎上。

与他同样感受的,还有钦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卓为勇和右江日报社记者黄荣盛。他们说,这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开展的,是记者增强“四力”、大展拳脚的好机会,“越是深入采访,越是感觉到改革发展的思路更清晰,脱贫攻坚力度更明确,干群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充足。”

“火热的采访现场,也是一次记者内心受教育、受洗礼的过程。”北海广播电视台《北海新闻》栏目记者沈世钰感慨地说,贫困地区的变化,是广大党员干部用心谋划出来的、用脚步丈量出来的、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玉林日报社记者部主任李小军说,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果来之不易,成之惟艰;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大有经验可挖,大有故事可写,大有人物可赞。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的易地搬迁小区“幸福里小区”举行的来宾市分会场活动结束后,记者们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怀,对广西人民的深情厚爱融入到采访活动中,传达给各族群众;要通过笔墨、镜头,把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和干群一起艰苦奋斗、开拓脱贫致富康庄大道的好故事传播出去。

一个个产业快速崛起,一条条道路修进大山,一个个家庭展现笑颜……采访中,扶贫干部心中的无限真情、贫困群众眼中的无限希望,最为动人。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驻桂主要新闻媒体,自治区、市、县三级主流新闻媒体,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等中央新闻网站广西频道,广西新闻网、北部湾在线、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南宁新闻网等区内主要新闻网站,今日头条、腾讯网、新浪网、百度等网络媒体和主要商业网站的编辑记者们共计1000余人,深入一线、直击现场,聆听大地心跳、把握时代脉搏,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全方位呈现八桂大地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

新闻“冒热气”,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跃然纸上

在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第一书记农建萍成为媒体记者们追捧的“明星”。

农建萍介绍,民族村地处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圈,该村把握马山县发展“体育+”契机,深度挖掘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在后盾单位等的支持下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汽车营地、骑行步道等配套设施,村屯面貌焕然一新,多年来受困于山旮旯的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今年我们将对二级公路沿线的自然屯进行风貌改造,进一步提升旅游品质。”农建萍像导游一样边走边侃,不时停下脚步介绍该村脱贫攻坚的成果,还主动与媒体记者互加微信:“希望大家多宣传、多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民族村!”

微车间助力扶贫。6月8日,千名记者一线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媒体记者镜头纷纷聚焦在天等县龙岩易地搬迁安置点应丰扶贫车间。扶贫车间的147名工人中,就有51户贫困户。采访团记者在现场看到,贫困户黄葵明正忙着车衣剪线。她说,她在这里做工月收入2000多元,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

“沿布边缘缝合,缝制的线路要平整,前裆分别锁边,并车缝下段……”在贵港市港北区划得制衣厂就业扶贫车间,脱贫致富后返乡创业的覃增划边查看工人缝制情况,边传授缝制技巧。目前,车间优先吸纳了老乡家园住户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2人,计件计酬月工资收入1800元至4000元,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小产业实现大作为。隆林各族自治县者保乡班支花村是平班水电站库区的后靠移民村,一度贫穷落后。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引导贫困群众发展西贡蕉和百香果产业,不少贫困户因此脱贫摘帽。8日,采访团走进班支花村西贡蕉种植基地,采访正忙着采摘、过秤、打包香蕉的蕉农。村民常理朋说,他种植西贡蕉103亩,2018年成功脱贫,2019年卖香蕉挣了12万元。

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还有昭平县昭平镇马圣村。当天,贺州市采访团来到马圣村,深入了解当地种植番石榴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记录村里致富带头人和驻村第一书记兢兢业业的工作场景。

“纸情画意”拓出脱贫新天地。在藤县岭景镇的广西藤雅忆古工艺品有限公司展厅,一幅幅由传统造纸和现代画艺融合的装饰画让人目不暇接。

“为了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去年10月公司设立了扶贫车间。”公司创办者陈守杰告诉梧州采访团的记者,工人按照设计好的底板图案进行刺绣、上色,再经过装裱,就成为一幅独特的美丽墙饰,既为生活创造了美,也令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

柳州分会场的活动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山上的布央茶场启动后,记者见到了布央村的贫困户石初利。她说,过去一家全年收入不到8000元,自从有了茶园,她家两亩多的茶树每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她自己还参加一些旅游项目里的民族表演,每月收入也有上千元。

采访过程中,采访团还遇到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里实在太美了,像仙境一样,完全想象不出以前是个贫困村。”湖南游客龙小明说,他们期待通过媒体的进一步报道,更深入地了解侗乡人民如何决胜脱贫攻坚,过上好日子。

群众“弘志气”,激发决胜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6月8日,河池市采访团来到都安瑶族自治县采访“贷牛还牛”扶贫产业全产业链。地苏镇镇兴村村民陆飞琴告诉记者们,家里靠养牛脱贫了,1-5月她家卖了6头牛,纯收入3万元左右。“家里能脱贫,全靠党的好政策。”陆飞琴说,今后他们要更努力,再多养些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还要坚持送3个孩子好好读书,让子孙后辈永远不再受穷。

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荷木村村民张瑞亮家有9口人,因残、因病致贫。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他家种植辣椒、水稻,养殖鸡,2018年成功脱贫。通过危房改建,还住上了砖混结构稳固住房。

“今年我家种了4亩辣椒、5亩水稻,还养了2万只鸡,预计收入超过10万元。”张瑞亮的儿子张龙伟接受采访时说,穷不可怕,没志气才最可怕,“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奔小康的路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

在上思县那琴乡排柳村百驮屯,漫山遍野的红香橙树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村民欧玉冲告诉采访团,他靠种橙子在2016年脱了贫,去年赚了近10万元。“水泥路通到屯里,房前屋后硬化了,村里修建了党员群众活动场所、党群书屋、休闲活动平台、便民停车场。”欧玉冲自豪地介绍,现在村子建成了小花园,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一点不比城里人差。

当记者们来到天等县泗水乡龙甸村里排壮寨脱贫户石崇香家,被满墙的奖状震撼了。数一数,一共47张,这是石崇香两个女儿获得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各种荣誉。“贴上的只是小部分,很多证书都放在柜子里。我们这辈人吃了文化不高的亏,孩子一定要学知识。”石崇香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政府帮扶,孩子很难好好上学。

近年来,里排壮寨发展百香果、猕猴桃、罗汉果种植和凤鸡养殖等特色脱贫产业,寨子里的其他贫困户逐一脱贫,而石崇香一家因病因学致贫,需要帮扶。针对石家的特殊情况,当地政府除了给予相应补助政策兜底,还在其产业发展和就业上给予精准帮扶,引导和帮助他们种植两亩多枇杷、3亩猕猴桃、3亩油茶。2018年,石崇香家达到“八有一超”的标准,正式脱贫摘帽。在里排壮寨,石崇香是最后一个脱贫的家庭,从此全寨贫困发生率降为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大家一起走”。一个不能少的背后,是党的扶贫政策和后盾帮扶单位真金白银的付出;一个不能少的背后,是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担当实干的背影;一个不能少的背后,是当地百姓群众鼓起向贫困开战的勇气,用内生动力去争取美好生活的向往。

使命还在继续,践行“四力”还在延展。采访团的千名记者,将用一串串脚印、一幅幅画面、一行行文字,记录下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节点。(记者/王春楠 孟振兴 蓝永前 管林华 周政光 巫美桥红 凌聪 潘云峰 邓盛龙 张冠年 潘登 王克础 卢彬彬 唐正芳 谌贻照 韦鹏雁 通讯员/左德强)

(责编:陈露露、李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