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 切实推进搬迁户就业创业扶持

2020年05月26日21:09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易地扶贫搬迁点苗家小镇宏欣电子加工有限公司的车间,工人们正在有序地组装电子配件,每一名员工都在有条不紊地做着手头的工作。该车间是苗家小镇易地扶贫点的扶贫车间,吸纳了50多名易地扶贫搬迁点的贫困群众就业。

就业帮扶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帮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重要举措。融水突出抓好“四个精准”,通过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粤桂扶贫协作、加强劳务输出等多举措,切实推进搬迁户就业创业扶持,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以前,不少贫困户因为就业难而产生畏难情绪,“等靠要”思想严重,而如今,依靠扶贫车间就业,激发了他们的脱贫信心,为很多留守孩子留住了爸爸妈妈。

融水大浪镇大德村丰田屯的陆培燕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居住的村子有遭受山体滑坡的危险,他们一家于2019年底搬迁到了苗家小镇,开始了在县城里的新生活。但是年幼的小孩、年迈的长辈、体弱的兄长,都让陆培燕夫妻二人无法安心外出打工,怎样才能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还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这个7口之家最大的难题。

搬迁到苗家小镇后,通过社区人员的介绍和帮助,陆培燕在苗家小镇的宏欣电子加工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培训之后,陆培燕开始逐渐适应了车间的工作节奏。在她看来,做得多就赚得多,只要人勤快一些,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

“我和我丈夫都不能外出务工,家里离不开人,搬迁到苗家小镇这里住以后,是社区的楼长介绍安排我来这里干活的,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可以用来补贴家用。” 陆培燕说。

除了鼓励群众就近就业、就近创业,对部分特殊的贫困群众,社区还开发设置了非固定性扶贫公益性岗位,让部分没有外出务工能力、家庭特殊的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有收入。

从三防镇拉川村大市屯搬迁到苗家小镇的韦世贞,是一名今年4月份新上岗的扶贫公益性岗位人员。自从2018年搬到苗家小镇之后,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妻子,他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

苗家小镇的社区工作人员根据韦世贞的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建议他竞聘社区扶贫公益性岗网格管理员,负责收集易扶户的就业信息,做好动态管理、楼道的卫生、治安管理和邻里团结的网格化工作。这样一来他既能随时回家照顾家庭,同时又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加上按照政策领取到的低保补助,韦世贞一家的生活终于不再像以前那么艰难了。

“现在我主要是没办法出去打工,家里面老婆残疾、孩子又小,生活又困难,还好政府给了个低保,支书和第一书记在了解了我们的情况后,叫我去做网格工作来补贴点家用,一个月有1000多块钱。网格工作时间很灵活,我可以抽时间回来做家务、看顾我妻子。”韦世贞说。

通过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既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公共项目、社区事务处理、治安协理、文化宣传等事情,又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2019年,苗家小镇社区一直把社区的后续扶持工作主要放在就业方面,对贫困户进行就业意愿调查后,发现大部分贫困户的就业技能水平较低,于是苗家小镇立即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针对电工、叉车、美容美发、厨师等行业技能,让贫困户能掌握更高的劳动技能,去参加市场就业。

“我们四月份进行了一次就业方面的数据统计,我们这1600多户实现了就业人口2500多人,除开一些特殊户之外,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户一人就业的目标,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开展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苗家小镇第一书记何国栋说道。

近年来,融水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思路,把就业“扶贫车间”和公益性岗位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让贫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融水易地扶贫搬迁点苗家小镇和苗美家园总共设有5个扶贫微车间,各乡镇及县城苗家小镇、双龙沟、铁坑三个易地扶贫安置点计划开发300余个扶贫公益性岗位,努力实现一户至少有一人就业,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陈慧娴 赵潇骁)

(责编:郭振乾、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