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武鸣区积极引导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本土特色产业,并建立了4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产业联盟,联动整推扶贫特色产业项目,形成“忠党香米”“桥东墨羊”“四育彩椒”“府城红糖”“仙湖三红蜜柚”等一批优质村级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南宁市武鸣区陆斡镇忠党村香米种植历史悠久,所产香米清香可口,深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为了摆脱贫困,忠党村决定在提升本地特色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努力挖掘本地香米生产的潜能,打造现代化香米产业基地,打响了“长古香丝米”等区域性知名扶贫产品。良好的香米品质及产业基础吸引了客商前来投资,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2万元,实现了集体经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在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周围群众就业增收,成功带动53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同为贫困村的陆斡镇桥东村则通过与企业合作投资建设占地280多亩的“墨羊种羊养殖”基地来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该基地建有标准羊舍2万平方米,引进第一批850只种羊,秸秆饲料加工厂5000平方米。该基地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4万元,同时,为桥东村提供了70个就业岗位,带动村内贫困户增收致富。秸秆饲料加工厂每年计划收购农作物秸秆1万吨。桥东村的贫困户可以通过种植基地所需要的优质牧草,回收秸秆、木薯杆、甘蔗尾叶等贩卖给饲料加工厂,实现大幅增收。
2019年,南宁市武鸣区220个村(社区)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其中,210个村达5万元以上,占95.45 %;57个村达10万元以上,占25.91%;26个村达20万元,以上占11.82%。40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达7.5万元以上。(潘献华 方海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