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精准扶贫之风 向小康生活奋进

——融水县残疾人罗珍脱的贫典型事迹

2020年05月09日11:51  来源:柳州市融水县残联
 
原标题:乘精准扶贫之风 向小康生活奋进

罗珍,男,汉族,1960年10月出生,四级肢体残疾,初中文化,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读楼村高桥屯人,家庭人口4人。在2015年开展的精准扶贫精准识别中,罗珍家庭仅有47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500元,因此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2016、2017两年的精准帮扶和他一家人的自身努力,2017底,经村委、镇政府和县级评估组入户评估,他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实现了脱贫。

乘党委政府精准脱贫之风,摆脱贫困之帽

罗珍夫妇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夫妇俩为人诚实,勤俭持家。他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由县糖办办公室主任欧仕东同志联系帮扶。他在镇政府的指导和帮扶人的引导下,在思想和行动上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开展精准扶贫中的每一项工作,并通过自身及家人的共同努力摘掉贫困之帽。与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样,罗珍的家庭也享受到了全县开展精准扶贫各项优惠政策,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免交保费;二是一直享受民政低保政策至2017年底;三是两个小孩均享受到“雨露计划”助学金,顺利完成学业;四是享受党委政府产业扶持金5000元,养殖黑香猪8头;五是成为县残联“阳光助残扶贫基地”项目扶持对象;六是家庭通过长短种养结合与临时就业增加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两年多来,罗珍除了协助妻子在家开展稻谷、甘蔗种植外,还在县城找一些零工做,增加家庭收入帮补孩子在校开支,确保孩子们学业不受影响。

坚定知识改变命运,脱贫必先扶智之信念,持之以恒供孩子完成学业

罗珍夫妇有两个孩子,女儿罗韦芳勤奋好学,2016年7月毕业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幼师班(3+2),毕业后到柳州市冶建小红帽幼儿园任教。由于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学校优选她到南宁市青秀区春藤国际幼儿园学校进修,目前已安排在该幼儿园工作,试用期月收入为2000元。儿子罗韦刚于2015年9月—2018年7月在柳州市交通学校就读,目前已完成各科学业赴广东省广州市谋职。

一直以来,罗珍始终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要脱贫必须让孩子们接受教育,唯有知识才能改变他们将来的人生。虽然他没有稳定的收入,但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2006年他就让妻子在家务农,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到县城租房送孩子上学,而他则靠开三轮车拉客挣钱供家庭开支。为了多赚点生活费,他不分白天黑夜开车拉客。当时孩子还小,晚上不敢让孩子单独在出租房睡觉,他就用绑带把孩子绑在三轮车上,带着睡着的孩子一起拉客,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两个孩子初中毕业。尽管家庭极度贫困,但他从不畏具生活艰辛。

身残志坚,带领家人实现脱贫,向致富奔小康目标继续努力

罗珍身残志坚,从不向困难低头,不被挫折压倒,总是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他带领家人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本土种养产业:2015年,他种植东方红牌橘子6亩,2018年开始挂果,预计收入约3000元;与其他农户合作种植东方红牌橘子8亩,2017年已开始挂果,自己享有红利的20%,今年预计收入可达3000元;种植甘蔗5亩,年收入约15000元;种植桉树8亩,目前已成林可出售,收入约30000元;养殖禾花鲤2.5亩,年收入约3000元。此外,他还一直坚持到县城打零工,月收入在1500—3000元不等。2017年底,他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超过了国家脱贫标准,实现了脱贫目标,光荣脱贫。

罗珍虽做不了翻天覆地的大事业,但他脚踏实地,诚实做人,在接受党委、政府各项优惠政策帮扶的同时,通过自身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实现了脱贫目标。2018年8月15日,他们全家欢欢喜喜地住进了易地搬迁小区新房,从此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作为残疾人,罗珍深知党和国家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常由衷地说:“残联就是我们残疾人的家,残联领导就像我们的父母,我们有什么困难就找他们帮助解决。他们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协助,我们也一定尽力而为!”

(责编:李敏军、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