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平南三桥完成首根主弦管管内混凝土灌注

2020年04月22日16:13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荔玉高速公路平南三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荔玉高速公路平南三桥管内混凝土灌注现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左二)在荔玉高速公路现场指导管内混凝土浇筑。广西交通投资集团供图

4月17日,经过连续13小时的施工作业,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平南三桥顺利完成首根主弦管管内混凝土灌注,是大桥继拱肋合龙后的又一关键节点性胜利。

平南三桥位于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是荔玉高速公路平南北互通连接线跨越浔江的一座特型大桥。大桥全长1035米,主桥为575米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建成后将是世界最大跨径的拱桥,成为世界拱桥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及中国桥梁国家新名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到现场指导,对平南三桥首根主弦管灌注给予高度评价:“管内混凝土施工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可以说到了苛刻的程度,从平南三桥目前灌注的情况看来,组织有序,质量优良,施工工艺及技术在国内堪称一流。”

平南三桥首根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采用C70自密实无收缩混凝土(以下简称C70混凝土),通过真空辅助四级连续泵送进行管内灌注,其突出优势是通过增加分级、分仓,设置多个排气管、补浆筒等方式,极大提高管内混凝土灌注的密实性,降低堵管、气泡聚集等风险。

为确保C70混凝土各项性能达到最优,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多次与建设单位、科研团队研讨和探索,最终突破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等难题,成功调制出工作性能优异、补偿收缩历程可控、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C70混凝土。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荔浦至玉林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李玉彬表示:“为确保灌注周期内混凝土灌注高效、优质,我们在春节前后多方对比锁定优质材料供应商、确定材料运输途径,最大化降低因疫情影响导致的材料供应难题。目前,平南三桥材料设备到位率达100%,有效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备料工作的影响。”

平南三桥全桥主拱肋共8根,采用真空辅助四级连续泵送工艺灌注,共需灌注8次。本次灌注主弦管单根长650米,直径1.4米,需灌注混凝土约1000立方米,南北岸同时作业,一次连续灌注时间约13小时,待该管内混凝强度达到80%后,可继续进行下一根主弦管混凝土灌注施工,全桥管内混凝土灌注施工预计用时约30天。

平南三桥首根主弦管管内混凝土灌注顺利完成,为今后大面积展开灌注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自疫情发生以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统一谋划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复工复产,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对项目控制性工程和关键性工程点开展复工复产攻坚突破,推进重点工点优先复工。目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高速公路项目参建人员已全部返岗,复工工区(段)达100%,实现全面复工。(庞秋虎、覃和喜)

(责编:周雨乐、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