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产业经 唱好扶贫戏

岑溪市按下推进产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的“提速键”

2020年04月12日00:04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想不到种植优质高产花生能有这么好的收入,我真应该早一点发展这个产业。”岑溪市岑城镇垌尾村贫困户古德新开心地说道,“一开始我不敢种,怕有风险,现在不一样了,有合作社在这里帮我,现在我种了将近3亩的花生呢。” 古德新是垌尾村发展优质花生产业从无到有,再到扩大规模,阻断致贫返贫的典型例子之一。2019年,单凭种植优质高产花生,一季种植周期就为古德新增加收入4000元,远超脱贫标准,因此也带动了周边群众种植优质高产花生。

说起种植优质高产花生产业能助推脱贫攻坚,岑城镇垌尾村第一书记黄天志更有说服力。“2018年,我们就开始鼓励贫困户种植优质高产花生,当时主要销售方式是贫困户自主出售,价格波动不定,收入不高,一季种植周期贫困户收入只有400元左右;2019年,通过成立村合作社花生油加工作坊,除了提高出油率后,还能够为贫困户提供生产、销售、宣传一条龙服务,一季种植周期却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将近800元,达到成倍增加的好效果。”

岑城镇垌尾村是岑溪市“十三五”扶贫开发贫困村之一,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111户486人,其中实施特色产业助推脱贫的贫困户数有 59 户。为了阻断致贫返贫的反弹现象,该村坚持脱贫摘帽不摘帮扶,为此,该村在种植优质高产花生要成效增效益上巧做文章。2018年全村首先试种植优质高产花生面积为15亩,经过科学的管护,当年一举获得成功。2019年,经过宣传发动后,种植面积增加到30亩,有25户贫困户种植优质高产花生。贫困群众尝到了种植优质高产花生能够增加收入的甜头后,今年初,全村再次掀起种植优质高产花生的热潮,种植面积达到50亩,有30户贫困户发展优质花生产业,对稳定脱贫起到积极的作用。垌尾村是岑溪市发展特色产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岑溪市按照“宜山则山,宜水则水”的扶贫产业发展思路,制定《岑溪市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以奖代补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更是把其抓细抓实抓出成效。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上来,做到在项目上给予引导、资金上给予扶持、技术上给予指导,让山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依靠山地资源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产业,做到向山发展,问山要钱,写好发展山地经济的文章,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实现村摘穷帽户脱贫目标。

据了解,2019年岑溪市贫困户总数为16219户,除了4218户家庭全部劳动力均长期外出务工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外,共有11336户贫困户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先后共种植柑桔15万亩、香料22万亩、百香果2万亩、花生大豆5.6万亩、中药材4.2万亩、优质稻15万亩;养殖古典三黄鸡2300万羽、牛羊猪等家畜2.1万头;特色产业覆盖率为94.46%。全市已培养致富带头人178人。全市共发展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28家,家庭农场153家,龙头企业29家。53个贫困村有新型经营主体53个,产业园基地26个,覆盖率达100%。截至2019年底止,岑溪市53个贫困村中已有48个脱贫摘帽,有15254户贫困户67585人脱贫。

“当前,全市上下要一鼓作气,精准施策,把好收官标准,确保脱贫质量,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同时,要积极防范化解返贫致贫的风险,大力支持扶贫产业项目带动发展,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要摸清底数加强扶持,防止因病等情况出现返贫现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近日,岑溪市委书记罗伟雄深入贫困村调研时提出要求。 (覃波 甘栩 谭江波)

(责编:谭江波、许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