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五微”模式 激发自然村党支部活力

2020年04月10日10:34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人民网浦北4月10日电 钦州市浦北县积极探索“五微”模式,建立建强自然村党支部,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建好“微阵地”。围绕“支部建在自然村上”的目标,按照有班子、有队伍、有场所等“七有”标准,将集体或群众闲置的房屋改造为自然村党支部活动的“微阵地”,把支部“搬”到群众家门口,让上级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有载体、党员政治生活有阵地、群众“说事、议事、主事”有平台。2019年,浦北县新建自然村党组织136个,其中示范点27个。

创新“微学习”。党支部利用每次会议的开始或会末,支委会成员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其他党员干部发表“微感言”,开设“田间课堂”“村头课堂”“树下讲堂”,为流动党员、行动不便的党员送课、送学。开展“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利用学习强国、八桂先锋等手机APP,引导党员群众“线上”收看网络党课。2019年,发送微课堂视频485个、开展“微课堂”557节,进行“微面谈”2020人次。

开展“微服务”。在自然村党支部设立“党群服务点”,推动服务“窗口前移”,开展为民代办、党员管理等工作。组建党员服务队开展党员结对贫困户、包片联户、走访群众等活动,每位党员根据个人特长认领“微心愿”。目前,全县共有207个自然村党群服务点,基本实现网格全覆盖。

推行“微治理”。以党支部为领导,推行“党小组+村民理事会+户主会”的“一组两会”治理模式,定期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协商解决农村重大事项,调解矛盾纠纷。组织村民商定村规民约,创新提出了“拉黑约定”,即群众违反村规民约屡教不改的,则被集体“拉黑”。组织党员带头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风貌提升、移风易俗等活动,引领群众主动参加村里公共事务。2019年,组织“三清三拆三治理”风貌提升活动477次,参与党员达5万多人次。2019年12月该县被列入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

开展“微评比”。开展“亮身份、亮承诺、比作风”活动,党员户挂牌亮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为群众树立榜样。按照个人自评、支部评议、党员大会评议等程序,每季度开展党员积分评定,将党员积分评定结果公示,将评定结果纳入评先评优、民主评议等内容中,提升党员比学赶超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党员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热心村民”等评比活动,星级文明示范户可以凭荣誉证、户口本、身份证,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保健院等县直医疗机构就医免挂号费和急诊费,优先申请购买补贴农机具等。目前,全县共评选出4693户十星级文明示范户。(梁德涛、陈志燕)

(责编:刘佳、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