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竹排江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

2020年03月10日09:29  来源:南宁云-南宁日报
 

图为经过治理,竹排江从昔日的臭水沟变成水清岸绿的湿地公园,实现了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的效果。 记者潘浩 摄

记者昨日采访获悉,南宁市开展竹排江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随着竹排江综合治理成效的不断传播,流域内的那考河、沙江河等核心河段常会迎来慕名而至的国内外考察团队,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南宁经验”。

竹排江是南宁市18条城市内河中最主要的内河之一,流域由北向南贯穿市区,最后汇入母亲河邕江。其流域面积117平方公里,主河道长35.9公里,主要支流包括那考河、沙江河、凤岭冲沟和翠竹支流等。

竹排江曾是一条“纳污河”,2015年水质普查显示,沙江河、那考河水质为劣Ⅴ类,竹排江d段为重度黑臭,竹排江f段、竹排江g段为轻度黑臭。治理前,大部分河段污水横流、恶臭扑鼻,周边为渣土荒坡,严重影响市民居住环境。

经过调研、排查、分析论证,南宁市明确竹排江的入河污染主要来源于上游农村生活污水直排、农业面源污染和下游合流制溢流污染。为此,竹排江建成区段根据内河汇水区域和排水流向等要素,合理划分流域单元,每条内河流域均系统制定治理方案,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践行“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长治久清”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从全流域、全要素通盘考虑治理措施,其中控源截污是重点。

南宁市在竹排江全流域内开展了一系列工程建设:完成d200以上沿河排口整治38个;管网混错接点改造3740个;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设计降雨量26毫米,径流污染控制率50%;蓝线控制面积420.32公顷,新建人工湿地40000平方米用于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并再生利用,利用埌东污水处理厂、沙江河污水处理厂、那考河污水处理厂补水40万立方米/日。

经过治理,竹排江实现了生态效益显著、经济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突出的效果。在生态效益方面,有效降低污染物入河,竹排江从昔日大家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变成游客接踵而至的“网红”湿地公园。在经济效益方面,南宁市在沙江湖、东洲湖和长堽湖3个人工湖周边选择了5个地块进行商业开发,流域综合治理带动了周边房产增值、土地升值及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在社会效益方面,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提升了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了城市内涵和品质、增加了城市就业机会、促进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产生深远影响。(记者尹海明)

(责编:周雨乐、庞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