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我愿做负重前行之人

2020年02月13日14:15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时间:2月9日

地点: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

记录人:广西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周小舟

“爸爸,你在武汉做什么?”

“爸爸正在和病毒PK。”

“老师说你是超级英雄,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

“等爸爸和病毒PK赢了,就回去陪你们。”

这是我和儿子的一段对话。

结束高度紧张的工作后,与家人视频通话,是我一天最放松的时刻,我通过这种方式来向家人报平安。

周小舟儿子的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回想到武汉已有两个星期,每天都能接到来自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的鼓励与关心,我内心由衷地感谢大家的支持与肯定,今日执笔记下这些天的战“疫”日常,也请大家放心,相信广西医疗队有信心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相信我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

了解到疫情防控的形势后,我就有了去前线支援的想法。作为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ECMO团队护理骨干成员,我第一时间响应了ECMO团队的请战号召,申请疫情期间留守南宁,服从党和组织的安排,时刻准备奔赴战场。

1月25日,医院发出“驰援武汉,奔赴一线”的倡议,我第一时间报名。顺利成为首批“出征”队员后,我感到非常激动,我告诉自己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在急诊科工作了14年,我见过太多的突发事件,经历过各种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熟悉各种型号仪器。我感谢这些年的宝贵历练,让我有足够的实力和勇气去面对未知的战场。

当然,我也有一丝丝担忧。我没有接触传染病人的经验,尽管出发前做了细致的培训,还是略有担心,怕防护措施做不好。我没有跟妻子商量就报名请战,但是我知道同为医护人员,她会懂我、支持我。疫情防控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义不容辞。此刻,我只是在践行当初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职责所在!

1月27日晚,我们抵达武汉,并入住了武汉市黄陂区的一家酒店。在此之前,我们并不知道具体的工作地点和任务,直到第二天才得知这次援助的是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是武汉市临时改造的定点收治医院,也是广西首批援鄂医疗队进驻的医院。该院将内科综合楼5—11楼病床改造成500张隔离病床,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广西医疗队负责10楼、11楼的两个普通病区以及7楼的一个重症病区。

全副武装的周小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1月28日,广西医疗队专家对医院验收合格后,29日正式负责这两个普通病区和一个重症病区。30日,广西医疗团队马不停蹄地开重症病房,把散落在各个病区的重症病人统一收治。医护人员来自不同的医院,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很快就适应了新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我在重症室工作,每天换岗进入病区前,我们都会为彼此加油打气。出发前,我有些担心防护措施做不好。然而,这一丝的担忧,在我穿上防护服走进病区的那一刻就消失殆尽。忙碌的工作,让我已无闲暇来担心工作以外的事情。

上班前少喝水,不能喝粥;进入重症室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这已经是大家的日常。几天下来,大家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不少同事穿着纸尿裤上班,以减少防护物资损耗。长时间佩戴N95口罩和护目镜,大家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有的同事脸上还出现压疮。

广西医疗队队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进入重症室的患者,情绪都比较焦虑、低沉,我们完成治疗和护理工作之余,会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增强他们对抗病毒的信心。

刚到重症监护病房的时候,我发现26床的患者情绪低落,食欲也不好,无法独立进食。每次我上班的时候,喂他喝粥时就会跟他聊聊家常。当得知我是来自广西医疗队的时候,他向我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就这样,我一直陪他聊天,为他加油,鼓励他多吃点东西。慢慢的,患者的食欲上来了,心态也好了,前两天已经转出了重症监护病房。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就是对我最欣慰的事情。我们和患者,其实是对抗病毒的战友。我们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2月4日,这一天我将永远铭记。广西医疗队党总支部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宣誓那一刻,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更加坚定了我在防控一线英勇战斗的信心和决心。

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我愿做负重前行之人。(朱晓玲整理)

(责编:朱晓玲、周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