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桂林1月31日电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桂林迎来了久违的晴天。
8时30分,桂林北高铁站客运值班员王海涛正逐一给岗前职工测量体温,并督促职工佩戴好口罩。“体温不超过37.3度,职工才能正常上岗”。王海涛认真地说。
岁未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从武汉向全国各地蔓延。桂林北站作为国际旅游胜地桂林市的重要窗口,人群聚集,流向复杂,给疫情阻击战带来很大工作压力。
面对疫情,有过“非典”战役经历的王海涛,显得比别人从容一些。戴着口罩的他像“安全卫士”一样,一会到进出站口巡查旅客测体温进出站情况,一会到各岗点巡查通风及设备消毒情况,一会到候车室向旅客宣传防疫知识,一会到站台巡查旅客乘降安全,马不停蹄,来回穿梭。
“请您慢点下车,不要着急,注意安全”。9时40分,停靠在一站台的D3961次刚开车门,旅客便着急往外挤,想快点离开密集人群。“越是这种时候,旅客的心理越脆弱,越容易忽视安全。”王海涛边提醒旅客注意安全边说道。 王海涛回忆起,2003年“非典”的那会,便有旅客因过于着急而在车门口摔倒的事情。
2003年,王海涛还是刚上班5年的小伙子。面对“非典”疫情,他没有丝毫胆怯,遇到“疑似病人”都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协助医护人员将旅客送上救护车,很多同事都为他竖起“大拇指”。也正是那个时候,刚毕业的陈婵娟与王海涛并肩作战的过程中,被他阳光、真诚、有担当的品格深深吸引住了,不久两人便开始谈恋爱了。一转眼,两人已结婚15年了。如今,陈婵娟到了桂林站上班,两个人同城不同站,且班次不同,每个月两人见面的时间并不多,但夫妻两人一直以来,相互理解、鼓励和支持。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相互扶持,始终坚持在春运第一线。
“王领班,T78次列车长来电话,车上有一名发热38.4度的儿童需移交车站。”15时26分,接到综控室报告后,王海涛立即报告值班干部并拔打120电话,完了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部署和安排。
15时51分,T78次准时停靠5站台。“发热病人”及随行人下车后,王海涛马上安排他们到远离旅客的保安岗亭隔离,待其他旅客出清车站,确认地道无人后,与救护人员一起将“发热病人”及随行人护送出站,并送上救护车。随后,王海涛安排保洁人员用消毒水对“发热病人”行经之处进行消毒处理。“对待这种事情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我们必须严格按照预案和流程进行处置,防止出现错漏。”王海涛严肃地说道。事情一件接着一件,根本没有踹气的机会。一整天下来,王海涛浑身上下腰酸腿疼,疲惫不堪。但是,他那深邃的眼神依然那么坚定。
18时30分,王海涛办理完交接班后,拿起手机给准备上夜班的妻子报平安,没有太多的语言,更多的是嘱咐做好防护,因为他们不仅了解彼此的工作性质,更加明白作为共产党员,在疫情面前必须义无反顾、奋战到底。(王勇 李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