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徐国祥。韦谕摄
人民网南宁1月25日电 1月24日中午,正值农历大年三十,刚结束了调车作业任务的徐国祥背着行李,现身于防城港市海鲜市场。已经时隔八年没能在除夕回家和家人团聚,徐国祥要买些妻子最喜欢吃的海鲜,回家为她做上几道拿手的菜。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徐国祥错过最近一趟通往南宁的动车。经过联系单位值班室,得知在站内7道停着一列准备回南宁的货车,徐国祥可以搭上这趟“顺风车”,返回南宁。
归心似箭的徐国祥匆匆赶到站台,敲着司机室的门。“爸!怎么是你?快上车,一起回家过年!”车窗探出一个脑袋向徐国祥欢呼道。原来,徐国祥即将要乘坐的这趟通往南宁的列车是由他的儿子徐潇所值乘。自己可以搭上这趟“顺风车”回家,一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
搭上“顺风车”的徐国祥。陈磊摄
1992年,为支援建设南防铁路,徐国祥从兰州回到老家广西,成为南宁南机务运用段的一名火车司机。儿子徐潇毕业后也在2017年竞聘到南宁南机务运用段参加工作,现在已成长为了一名副司机。虽然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但是由于值乘线路不同,工作时间不一,徐国祥、徐潇父子见面的时间屈指可数,“团聚”一词成为了一家子最为陌生的字眼。
有了父亲的“监督”,一趟再普通不过的值乘任务,让徐潇既紧张又兴奋,生怕自己这个“新手”在工作过程中,被家中这位“老司机”挑刺。
一路上,徐国祥也聊起了春运往事,“以前春运的时候值乘的是蒸汽机车,司机室里四处漏风,吹得身子直哆嗦,一趟车下来,脸颊被冻得生疼。”让徐国祥印象深刻的是,蒸汽机车在南防线百浪坡爬行,由于是上坡且隧道多,为保证机车有足够动力,必须不停地铲煤,蒸汽机车上又没有空调,在烟熏火燎的锅炉前作业常常是大汗淋漓。煤炭燃烧产生大量黑烟在隧道里排不出去,全跑进车里来,整个司机室浓烟滚滚,一出完山洞大家都满脸煤灰,活脱脱一个挖煤工。
已成长为新晋列车副司机的徐潇。陈磊摄
徐国祥清晰地记得,2000年以来,南防铁路车流越来越密,司机们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疏港运输的关键时候,大家经常连续几个星期出车在外。2019年6月,徐国祥奋斗了近三十年的南防线实现全面电气化,货物运输效率大大提升,机车运转加快,火车司机回家的机会也增多了。
“祖国在发展,我们的工作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电力时代,司机室宽敞整洁,机车动力足、跑得快、拉得多,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在外工作天数减少了,跟家人团聚的时间更多了。”搭上铁路快速发展的这趟“顺风车”,徐国祥的工作方式和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幸福感油然而生。
身为共产党员,徐国祥一直用言行为儿子树立榜样。儿子徐潇肩上的压力自然不小,但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徐潇也慢慢成长,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虽然陪儿子的时间不多,但儿子懂事和担当让徐国祥感到欣慰。
17时20分,列车安全抵达南宁南站,父子两迫不及待地赶回家中。此时,母亲正在张罗着年夜饭,看到慢悠悠一前一后进门的父子俩,又惊又喜,赶忙催促道:“别磨蹭了,赶紧去换身衣服来搭把手,今晚可要准时开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完)
父子二人翻看老照片。吴明江摄
徐国祥下厨烹制年夜饭。陈彦任摄
团圆的一家三口在除夕夜合影。陈彦任摄
视频出品:人民网广西频道
撰稿、编辑:刘营丕 韦谕 吴明江
摄 影:吴明江 吴振军 陈磊 陈彦任 韦谕
剪辑制作:吴振军
支 持: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融媒体中心
南宁南机务运用段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