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市始终坚持将卫生健康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2019年,以“健康北流”建设为主线,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健康促进环境的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卫生健康环境,实现了卫生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统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成新格局。坚持将深化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谋划、全面推进,着力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持续发力,推动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医改主要工作指标呈现“四增”趋势。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供给增速明显,床位编制数、住院人数、出院人数和手术量同比分别增长22.44%、11.18%、12.03%和19.23%。医疗联合体建设稳步推进。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便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全市基层卫生机构上传病人1779人,县级公立医院下转病人434人,县域内就诊率达96%。远程医疗建设务实有效。创新运用“互联网+医疗”技术,整合全市医疗资源,在市人民医院建立远程医学中心和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中心,成立桂东南首家移动互联网医院平台,提供方便、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逐步形成“小病首诊在基层,大病上传大医院,康复治疗回基层”的良性就医格局。药品采购“两票制”不断健全。公立医院全面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全市累计节约药品、耗材采购成本约441万元,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二、加强谋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取得新突破。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致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大力筹措资金8300万元,免费开展1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市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96.36%,高血压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3.47%,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5.5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逐步完善。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对重点人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全市辖区内常住人口签约47.37.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0.48%,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疾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预防接种建证数9413人,建证率达100%;一类疫苗累计实种剂次数26.8万次,疫苗按种率达95.1%.妇幼健康服务规范开展。积极落实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以及婚前检查政策,全市婚检率达98.99%;不断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推进妇幼健康事业全面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妇女儿童健康新需求新期待。
三、加强落实,健康扶贫工作扎实取得新成效。始终将健康扶贫作为最直接、最实惠、最有效的扶贫举措,全面解决基本医疗保障的突出问题。出台《北流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等一系列政策,在市、镇、村建立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和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机制。落实资金139万元,为全市278个行政村配备电脑和打印机,切实解决村卫生室诊病治病不能正常报销的问题,确保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卫生工作正常运转。目前,全市贫困人群患九大病种人口总数471人,救治率达99.15%;建立了九种大病兜底保障长效机制,大病集中救治率达99.52%;贫困人口办理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就诊证共8889人,办证率达100%。
四、加强创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实现新提升。以创建广西健康促进市和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全面开展健康场所的建设,不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全市建成103个健康社区(村),10万多户健康家庭,29家健康促进医院,191家健康促进学校,61家健康促进机关,6家健康促进企业,获得自治区命名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共12个。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6.9%提高至2019年的21.19%,以优良的成绩成功获“自治区级健康促进市”称号。(北流市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