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圍繞“五個聚焦”為群眾辦實事

11月初,在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鎮山塘村,8戶瑤族家庭領到了15萬元“紅十字會生計基金”,用來發展生產。
據了解,生計基金是紅十字博愛家園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小額借款、直接到人、滾動發展、產業振興”模式,輔以技能培訓,對有致富願望、有致富技能、有發展思路的脫貧群眾提供幫扶。此前,昭平縣鳳凰鄉太平村的生計基金項目也順利實施,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賀州市圍繞“五個聚焦”,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其中,“五個聚焦”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聚焦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對於通過各種渠道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線索,該市已梳理並辦結相關訴求2.9萬多件,群眾滿意率達94.65%。
群眾煩心事越來越少——全市25個安置點1.29萬多套易地扶貧搬遷安置住房100%發放不動產登記証,減免費用103.66萬元,給搬遷群眾吃下“定心丸”﹔與廣東慈善組織聯合開展“粵賀心連心托起‘心’希望”藝術助力慈善公益活動,實施骨關節置換手術援助項目,目前已幫助35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赴廣州進行免費手術治療……
群眾的幸福感越來越強——今年8月1日起,賀州城區管道燃氣執行新制定價格,新價格比原來價格下降14.5%,群眾用上了更便宜的燃氣﹔該市開通20條鄉鎮公交路線,在城區7個交通擁堵點規劃建設人行天橋,城鄉群眾出行更方便﹔全市城鎮新增就業8108人,開發公益性崗位714個,優先安置無法外出務工的勞動力……
賀州市聚焦新發展理念,緊扣“高水平建成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的目標,深入實施“六個東融”,開展“三企入桂項目落實 行企助力轉型升級”“抓黨建促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以及國企園區“兩大改革”,推行“四個統一”項目建設工作機制,統籌推進530項重大項目、68項重中之重項目、20項建市20周年項目,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同時,該市聚焦鄉村振興,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建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質農副產品供給基地,鞏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果籃子”“肉籃子”地位。今年以來,賀州市新認定6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累計共有基地17個,是目前廣西獲得認証基地最多的設區市。在做實壯大現代特色農業產業的同時,該市還深入開展“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廊道和精品示范區”專項行動,通過全域環境整治和農房特色風貌塑造,融入“粵桂畫廊”建設。
賀州聚焦“放管服”改革,選派57名工業振興特派員、80多名“強企助商”紅色服務隊員深入企業、園區開展服務,有效解決了非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遇到的財務、法律、稅收等問題。截至目前,工業振興特派員、紅色服務隊員已解答民營企業法律咨詢180多項、稅務問題咨詢350多項,幫助石立方、科隆粉體等企業解決向銀行申請貸款、復工貸款等難事實事1400多件,集中協調解決難點、堵點問題300多個,轉辦企業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兩批,涉及具體事項140多項。
此外,賀州市還聚焦基層治理提升,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和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在農村和社區開展“村事村辦、黨員揭榜”“雙報到、辦實事”活動。全市8500名農村黨員參與揭榜,共為群眾辦實事813件,解決群眾突出問題3061個。目前,全市已完成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建成783支義務治安巡防隊,190名社會律師和基層法律工作者分別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899件,調處成功率達96.84%。(記者 駱怡 通訊員 廖寧 實習生 潘韋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