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市縣

聚鏈成勢 循環生金

——田東縣推動工業經濟量質提升觀察

2025年11月13日11:16 | 來源:廣西日報
小字號

廣西田東錦盛化工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中控室監控企業生產運行情況。李世虎攝

廣西田東錦盛化工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中控室監控企業生產運行情況。李世虎攝

廣西田東同創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員工在車間作業。農思秋攝

廣西田東同創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員工在車間作業。農思秋攝

爐火躍動,動能不息。11月5日,田東石化工業園區,百礦三田碳素項目的焙燒爐內熱浪翻涌。就在不久前,這項總投資14.2億元的60萬噸預焙陽極項目正式點火烘爐,轉入生產准備期。這標志著田東縣在生態鋁產業強鏈補鏈上取得實質性突破。

近年來,田東縣緊扣工業振興目標,聚焦“五園一縣一區一基地”建設,持續壯大“工業樹”、繁茂“產業林”,園區經濟蓬勃發展,有力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前三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45.75億元,同比增長4.7%,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61.3億元,同比增長3.2%,工業引擎動力持續增強。

1 精准招商 產業聚焦

在預焙陽極的焙燒車間,田東百礦三田碳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超維告訴記者,“預焙陽極是電解鋁的心臟。過去百色的預焙陽極大多需要外購,成本高、供應鏈不穩定。預焙陽極項目投產后,將直供園區電解鋁企業,這不僅讓企業成本降低,更為百色生態鋁產業補上了關鍵一環。”

馮超維的這番話,道出了田東工業發展的新變化。過去,企業“單打獨斗”,產業鏈條短、配套弱﹔如今,田東推動產業轉向“集聚”,構建起“一區三園”的發展新格局。

目前,園區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國家綠色工廠2家,形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集群。其中,田東石化工業園區已形成年產220萬噸氧化鋁、50萬噸燒鹼、35萬噸甲烷氯化物的生產能力,成為百色千億元鋁產業重要的配套園區。

“我們不是簡單把企業‘請進來’,而是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進行‘精准選商’。”田東石化工業園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黃植弟介紹。在這一思路下,園區今年新簽約的9個項目總投資47.34億元,均是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產業鏈環節。

這種精准招商推動了園區內的產業協同,使企業通過原料直供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縮短了產品交付周期,園區經濟的集聚效應得到釋放。今年1—9月,田東工業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22.63億元,同比增長1.83%,佔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的93.16%。

2 高效循環 綠色發展

在錦盛化工廠區,一條專用管道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氫氣輸往相鄰的達盛化工,成為生產雙氧水的重要原料。“一家企業的副產品,可以成為另一家企業的生產原料。”錦盛化工生產技術部經理黃晶紹指著工業管道說。

這種“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正是田東縣以園區為載體推動工業與環保協同發展,構建“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三級生態鏈的生動實踐。

在石化工業園區,“產業中循環”得到充分體現。園區系統性地構建起“氯鹼化工—精細化工—氟硅化工”的循環經濟體系。該體系以年產50萬噸燒鹼、40萬噸液氯等產能為基礎,不僅保障了百色生態鋁產業的原料供應,更將副產品轉化為下游產業的“營養”,實現了資源在園區內的高效循環。

高效循環也帶來了穩健的產出與持續的投資信心。今年1—9月,田東石化工業園區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產值98.66億元,同比增長2.04%﹔工業投資同比增幅超過100%。

提質增效的進程,也因數字化賦能而大大加速。目前,田東已有3家企業獲評廣西智能工廠,其中錦盛化工被評為自治區“智能標杆”。通過智能化改造,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5%,成本降低20%。

“循環的最終效益,正轉化為實打實的環境價值。”田東縣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蘇鋮表示,1—9月,全縣污染天氣僅12天,空氣優良率達到95.6%,地表水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

3 以產興城 福澤民生

田東縣農產品加工輕工業園億升公司果蔬加工車間,一條凍干生產線正有序運轉,工人們將火龍果、香蕉等原料加工成凍干食品。走下生產線的工人黃師傅告訴記者:“以前在廣東打工,一年回一次家﹔返鄉后在家門口上班,還能照顧老人孩子,月收入4000多元。”

近年來,田東縣依托“五園一縣一區一基地”的產業布局,著力推進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讓工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城鄉居民。其中,1—8月,田東縣規模以上企業芒果加工業產值1705萬元,芒果產業輻射108個行政村1.5萬余戶農戶,帶動3萬余人就業﹔粵桂協作產業園引進的4家水果加工企業,加上今年田東工業園區新簽約項目,預計可提供就業崗位超3000個。

優質的營商環境,是產業落地、發展的重要支撐。田東縣深入落實商事制度改革各項舉措,積極推進企業開辦線上“一網通辦”、線下“一窗通辦”全程便利化服務,不斷提高審批效能,以精准服務助力企業穩產擴崗。“今年以來,已有406戶企業通過全程電子化辦理了營業執照。”田東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杜雲燕介紹。

為保障群眾“家門口”就業,田東縣打出精准服務組合拳。在強化技能培訓方面,該縣重點圍繞電工、焊工、叉車司機等制造業急需工種,對企業職工、脫貧群眾等重點群體開展定向培訓。同時,通過“創業就業夜市”“一月一專場”等創新形式,今年已開展招聘56場。園區在建的中森碳投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建成后,預計可提供1350個就業崗位。

“我們引進項目,不僅看產值和稅收,更會評估它能帶來多少就業崗位,能多大程度帶動本地群眾增收。”田東縣投促局局長程萍表示,讓工業發展的成果惠及於民,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這才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根本意義。(記者陸旺 通訊員周月珍)

(責編:陳露露、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