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人民日報看廣西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 深化創新體系改革 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打造企業增長“第二曲線”

2025年10月23日08:2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能精准破解發展難題。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以創新破局前行,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南方電網公司科技創新“十新行動”,立足西部資源稟賦,緊扣新型能源體系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通過深化科技創新機制改革以及人才發展機制改革,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企業增長“第二曲線”。

  重構創新體系 激發改革活力

  面對創新主體“定位不清、散而不強”等痛點難點,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系統重構創新主體功能,以所屬電力科學研究院為主要科研力量,規劃發展研究中心等5個機構為專業創新主體,14個地市供電局為應用型創新主體,廣西能源科技公司等子企業為科創產業化主體,強化協同合力,構建了“1+5+14+N”的組織健全、定位清晰、業務貫通的“大創新”體系。

  在持續探索創新的路上,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突出人才機制保障,著力打造了集人才治理體系、人才運營體系、人才發展體系和人才生態體系於一體的人才強企建設布局,創新建立了“人才+項目”機制,通過項目競標和科研積分考核,科學量化項目價值與人才貢獻度,差異化兌現科研績效,推動1.4萬余人跨單位、跨區域、跨層級聯合攻關,形成“人才共用、項目共謀、信息共享、業務共進”新格局,充分激發了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同時,建立科技創新容錯機制和人才容錯機制,不斷完善科創領域的免責事項,既強化責任擔當,又鼓勵大膽探索。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還注重打造跨界合作生態,與知名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技術攻關110余項,支撐建成廣西電網7個省部級實驗室﹔聯合院士團隊、科研機構及60多家產業單位,組建全國首個能源電力領域致力於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產學研用創新融合的公益性組織——桂林零碳綠電聯盟,在電網數字化、綠電消納等領域開展深度技術和產業合作,推動落地廣西欽州電氫協同、南寧車樁網互動等新業態項目。

  錨定難點空白 提升創新能力

  圍繞“重大創新任務”攻堅克難,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明確創新方向,聚力攻關國家科研任務,積極融入國家攻關體系,深入構建院士、專家委員會及專業骨干等聯合協同攻關機制,完善國家級項目進度、質量、成效全過程管控機制,在量子測量、無線電能傳輸、新型導電材料等10個領域,精准布局攻關前瞻性、關鍵性核心技術,連續4年榮獲廣西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同時,聚力攻堅重大原始技術創新,針對鈉離子電池工程化應用、電網營配源端新型網絡融合技術等行業空白領域,努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2024年建成投運全國首個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並成功入選國家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和能源行業年度十大科技創新成果。今年10月8日,伏林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二期擴容升級工程投運,通過技術升級、場景適配與效益提升,實現了從技術驗証向系統優化的深度躍升,為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資源安全與技術自主雙重保障。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支撐打造新型儲能、綜合能源、數字電網等新興產業集群,設立科技創新中心,採用雙聘制推動高水平專家直接參與產品研發迭代,激發內生動力。2024年,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同比增長200%,擁有無線充電機巢、分布式鈉離子儲能系統等拳頭產品。

  多向協同發力 筑牢人才發展根基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聚焦高層次人才引育、高水平平台建設持續深化改革,推行“筑巢引鳳”計劃,實施人才托舉工程,對“高精尖缺”人才進行“一人一策”精准支持,以“帶土式”移植、“訂單式”挂職等機制廣納英才。近3年來,入選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2人、省部級人才支持計劃27人,引進並到崗海內外高層次人才11人。

  圍繞各創新平台功能定位,組建26個科研團隊精准對接匹配,推動創新平台對外開放、共享、合作,建成南方區域規模最大的先進配電網實境試驗平台、工業和信息化部新一代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標准化重點實驗室(電力領域分中心)等。

  在高價值專利培育深化改革方面,構建全鏈條培育體系,圍繞原創性研究、首台(套)裝備研制、新產品開發三大科技領域,將專利布局、培育與保護貫穿立項、研發、驗証、應用全技術生命周期,推動專利質量與數量雙突破。目前,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累計有效專利達3360件,連續3年斬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核心創新能力獲得認可。

  數據來源: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10月23日第11版)

(責編:許藎文、陳麗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