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西頻道>>廣西要聞

聞“汛”而動筑防線 眾志成城護家園

——南寧市各城區積極防御主動作為織密防汛安全網

2025年10月04日11:30 | 來源:南寧日報
小字號

受台風“樺加沙”“博羅依”雙重影響,近期左江、右江流域遭遇大到暴雨、大暴雨強降雨。受上游來水疊加作用,郁江2025年第1號洪水帶來邕江水位持續上漲。面對汛情考驗,南寧市各城區迅速集結、同向發力,緊盯水情、排查隱患、儲備物資,眾志成城筑牢汛期民生安全屏障。

興寧區:高效聯動筑牢河道沿岸防線

截至10月3日上午,洪水已對興寧區五塘鎮友愛村、民政村、永寧村造成部分災情。該鎮各級領導、干部迅速趕赴友愛村、民政村、永寧村巡查河水倒灌情況,並通過無人機開展航拍監測,全面掌握險情動態。目前,大部分沿河村民已知曉河水倒灌情況,積極配合鎮、村兩級工作,繞行避開沿河道路。

五塘鎮加強物資儲備與應急隊伍建設,一旦出現險情,即時調運至民政村、友愛村、永寧村等重點防范區域,保障應急救援需求。五塘鎮消防站專職隊、五塘鎮半專業應急隊兩支應急隊伍均在鎮區值守,隨時待命處置突發情況。全鎮40名災害信息員通過微信群搭建“預警—反饋”快速網絡,實時發布台風洪水動態、預警信息,同步收集各村災情隱患,保障應急響應高效聯動。

江南區:積極應對全力以赴防御洪水

連日來,江南區積極應對汛情,做足做細各項防范措施,全力以赴做好防洪工作。對江邊和水位上漲區域進行24小時不間斷巡查,排查潛在的安全隱患,及時勸離江邊垂釣人員。組織黨員干部積極幫助地勢低窪群眾轉移至安置點,及時發放生活物資,同時通過應急廣播、微信群等方式及時向沿岸居民村民傳達防汛信息,指導群眾做好防洪措施。

江西鎮對重點位置進行防洪加固,在洪水漫灌道路設置警戒線,防止群眾及車輛進入危險區域。沙井街道第一時間做好部分沿江、低窪區域的群眾轉移安置工作,同時調運救災物資儲備,在金雞村臨時安置點,組織街道黨員干部和志願者為群眾搭建帳篷、發放物資、宣傳避險知識和用火用電注意事項。

青秀區:齊心協力打響防汛“保衛戰”

邕江水位持續上漲,青秀區鄉鎮一線率先打響防汛“保衛戰”。

在伶俐鎮,邕江伶俐段水位連日上漲,鎮政府第一時間開展渡口安全檢查,動態跟蹤水情變化。當洪水逼近北岸臨江路部分住房負一樓時,鎮值班人員與村干部迅速上門,協助群眾轉移物資,有效避免財產損失。在長塘鎮,工作人員主動下沉田間地頭、養殖場,幫助農戶搶收農作物,協助養殖場轉運物資,最大限度降低汛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城區街道同步聯動,織牢防汛“安全網”。津頭街道復盤去年9月洪峰險情,組織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與綜合執法隊員奔赴青環路、靈龜路等沿江路段值守巡查,實時監測平溪等點位水位,勸離圍觀群眾,拉設警戒帶,切實阻斷安全風險。對青環路與靈龜路交界處防洪堤段地勢低窪處,提前調配4000余個沙袋壘筑臨時堤壩。10月2日,邕江北岸公園約11公裡親水步道全線被淹,公園管理方安排職工與安保人員開展巡堤,全方位做好安全管控。中山街道提醒轄區居民做好安全防護,全力減少汛情對群眾日常生活的干擾。

西鄉塘區:迅速響應 全力做好防汛工作

連日來,西鄉塘區各鎮、街道、單位扎實開展防汛工作。

金陵鎮沿江部分村坡道路部分積水,城區應急委辦公室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緊急調撥一批無動力橡皮艇運往金陵鎮受災區域,用於保障村民安全轉移、應急出行及生活物資運輸。

西鄉塘區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利用無人機巡邏轄區堤岸。城區綜合執法局聯動防汛各部門及屬地街道,在大坑口和北大橋等7個交通閘口緊急開展抗洪工作。現場共調度10輛泥頭車封堵交通閘口,同時在河堤沿岸步行梯安裝擋板40余處。西鄉塘中隊還主動協助大學西社區,對老街沿江居民開展安全勸導。

石埠街道迅速集結黨員干部力量,組建多支巡防隊伍,對邕江沿岸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查,重點監測水位變化、排查隱患。同時,逐一上門提醒沿江企業落實防汛物資儲備與應急舉措。

華強街道第一時間組織力量開展24小時不間斷巡堤,同時封鎖河堤入口,勸阻群眾下河游泳、岸邊逗留等危險行為。

邕寧區:全力守護共筑汛期安全屏障

面對嚴峻防汛形勢,邕寧區迅速成立抗洪應急指揮部,全面統籌抗洪搶險、應急處置、災后恢復等各項工作,全力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邕寧區聚焦沿江低窪區域、地質災害隱患點、危舊房屋等風險區域,提前啟動人員轉移預案,組織黨員干部、志願者成立“轉移小分隊”,逐戶上門摸排受洪澇威脅人員信息,耐心講解汛情風險,通過“一對一幫扶、點對點轉運”模式,將群眾有序轉移至臨時安置點。

邕寧區制定防洪工作網格責任分工表,通過網格化管理,嚴格落實“人不離崗、崗不離責”要求。值班人員實時監測水位變化、記錄汛情動態,一旦發現險情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

針對部分群眾在危險區域逗留、市民靠近江邊觀汛等情況,邕寧區組織執法人員、網格員、志願者開展常態化巡邏,沿郁江邕寧段岸邊往返巡查,通過“口頭勸導+現場引導”、增設警示標志、拉起警戒線等措施,杜絕人員滯留風險。(記者余秋蘭 莫嵐遠 阮曉瑩 通訊員賴婷 李敏生 楊巧娜 黃望福 黨莉)

(責編:李敏軍、龐冠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