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消費熱潮來襲,南寧12315發布第8號消費提示——
文具採購選正規 理性消費避陷阱

金秋九月開學季臨近,學生消費市場熱度攀升,被褥、文具、電子產品等各類“開學必備”商品集中上市。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中心(下稱南寧12315)發布2025年第8號消費提示,提醒學子警惕開學季消費陷阱。
文具採購求實用
在新學期來臨之際,學習用品採購熱潮隨之興起,南寧12315建議家長和學生提前整理現有文具,根據實際需求制定採購清單,避免重復購買產生浪費。市場監管部門提醒:選購文具時,注意查看文具外包裝是否標注生產廠家、執行標准號(GB21027—2020)等信息。另外,根據規定,文具的適用年齡范圍、安全風險(如功能性銳利邊緣或尖端、小零件、慎防誤食等)信息也應有明確標識。文具的安全環保、功能適用、標識信息齊全應為採購的優先考慮選項,對於高價的“聯名款”“限定款”文具,應根據自身需求謹慎選購。
新生採購被褥、文具、電子產品等用品時,易遭遇“劣質商品”“價格虛高”問題。校園周邊部分臨時攤販售賣的被褥,可能存在填充物不達標、甲醛超標等情況﹔部分小店銷售的“校園專用”文具,實際上是“三無”產品﹔還有商家借“新生必買”噱頭,將普通電子產品溢價20%—50%售賣。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優先選擇到校內超市、連鎖商超或品牌官方旗艦店採購,查看商品是否有生產日期、質量合格証、生產廠家等信息﹔購買被褥、衣物等貼身用品時,注意聞氣味、查縫線,避免購買有刺鼻異味、做工粗糙的產品﹔對於“高價專屬用品”要理性判斷,可提前在線上對比價格,按需選購,不盲目跟風。
租房慎選中介方
部分新生因特殊需求選擇校外租房,易落入“黑中介”的“合同陷阱”。一些無資質中介以“低租金、無中介費”為誘餌,收取“看房費”“定金”后拒絕提供房源﹔簽訂合同時,中介可能隱瞞“物業費自付”“房屋維修責任歸租戶”等條款,后續引發糾紛﹔退租時,房東以“房屋磨損”為由無故克扣押金。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選擇有營業執照、口碑良好的正規中介,查看中介機構備案信息﹔簽訂合同前,仔細核對房屋地址、租金金額、支付方式、租期、押金退還條件、維修責任等條款,對模糊表述要求書面補充﹔入住前拍攝房屋現狀視頻,留存與中介、房東的溝通記錄,避免退租時舉証困難。
新生辦理手機號、寬帶業務時,易被“套路套餐”誤導。部分運營商工作人員以“校園專屬優惠”名義,推銷“每月自動續費會員”“捆綁親情號收費”等套餐,新生在不知情下長期多花錢﹔校園寬帶捆綁銷售,要求購買指定手機才能辦理低價寬帶,實際手機性價比低﹔部分虛擬運營商手機號存在“套餐外資費不透明”問題,流量超額后收費高昂。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辦理通訊業務前,對比不同運營商的校園套餐,明確套餐內流量、通話時長、資費標准,詢問是否有隱性收費、自動續費項目﹔拒絕“強制捆綁”消費,對“買手機辦寬帶”等要求謹慎評估﹔辦理業務后保存單據,定期查詢話費賬單,發現異常收費及時聯系運營商協商,協商無果可向工信部門反映。
娛樂消費要理性
近幾年,盲卡、盲盒憑借其獨特的娛樂屬性和社交屬性受到學生歡迎,並且消費逐漸呈現低齡化趨勢。部分孩子沉迷其中,極易引發非理性消費行為,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學校及家長應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學會合理支配零花錢,主動避開消費陷阱。針對孩子的非理性消費行為,發現后要及時阻止並糾正。學校及家長應主動引導孩子養成運動、閱讀等健康的生活習慣,通過多種形式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減少孩子對盲卡、盲盒等物品的過度沉迷。(記者蘇昭宇 通訊員熊至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