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課金師領航以賽促教提質
——廣西水利電力職院打造高職財會團隊師資建設新標杆

在數字化轉型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財會團隊以“金課”“金師”建設為核心,以競賽實踐為抓手,推動教師教學能力與綜合素養全面躍升,構建起“實踐賦能、競賽提質、成果輻射”的高職財會師資培育新路徑,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筑牢根基。
三維驅動育能力,夯實金課金師建設根基
財會團隊秉持“走出去、帶回來、用起來”的三維驅動理念,將教師能力提升融入數字化實踐全鏈條。團隊分層選派骨干教師赴全國優質院校訪學研修,深入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一線跟崗實踐,系統掌握RPA財務機器人操作、大數據審計技術、業財一體信息化平台應用等前沿技能,累計採集水利行業財會案例、數字化核算流程等實踐素材200余條。
教師們將“走出去”習得的技術與經驗“帶回來”,轉化為教學改革的鮮活素材:緊緊圍繞學校為基層水電類行業培養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結合大數據與財務管理、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與水電類等各行業發展的密切關系,立足於培養有技術又具備誠信等優良品質的服務基層的財務管理人才,把企業真實業務數據重構為《企業財務管理》《水利工程財務》等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案例,將先進的任務式教學方法融入課堂,推動12門核心課程實現年度動態更新。在“用起來”的環節,教師們將數字化工具應用於實訓教學,指導學生完成“水利工程財務數據可視化分析”“智能稅費申報模擬”等實訓項目,形成“實踐取經—轉化創新—教學應用”的閉環,為課程建設與師資素養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憑借扎實的課程改革實踐,團隊負責的《企業財務管理》課程成功入選全國高等職業學校校長聯席會議首批專創融合“金課”,課程團隊同步獲評首批專創融合“金師”團隊,從全國510個申報團隊中脫穎而出,躋身全國60強,成為廣西高職財會專業唯一獲此殊榮的財會團隊,標志著團隊教學能力與課程建設水平達到全國領先水准。
以賽促教提質效,彰顯金師團隊素養實力
“以賽促教、以賽促改”是財會團隊提升師資素養與教學質量的關鍵路徑。團隊組建“競賽指導專班”,教師與企業導師並肩駐訓,將RPA財務機器人操作、大數據財務分析、水利工程財務核算等前沿技術拆解為“每日訓練要點”,針對全國職業院校高職會計實務技能賽項、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等賽事開展系統化指導。
在教師團隊的深耕下,學生競賽成果豐碩:先后斬獲全國職業院校高職會計實務技能賽項三等獎、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三等獎,獲得廣西職業技能競賽會計類賽項一等獎2項。榮譽背后,是教師團隊實踐指導能力與技術轉化水平的同步精進——通過賽事訓練,教師們更精准地把握行業技術前沿與崗位能力需求,將競賽中的典型案例、解題思路反哺課程教學,重構《企業財務會計》《財務數據分析》等課程體系,推動“學—訓—賽”深度融合。
競賽實踐還成為教師教研創新的“催化劑”:團隊依托競賽沉澱的教學模式,開發出“智能財稅實訓模塊”“水利項目經濟評價虛擬仿真項目”等8個特色教學資源,其中3個資源被納入校級教學資源庫﹔5名教師憑借競賽指導經驗,主持或參與省級教研項目,相關成果在《職業教育研究》等期刊發表,實現“競賽突破—教學改進—教研創新”的良性循環。
雙師協同強內核,打造行業適配師資隊伍
在“金課”“金師”建設與競賽實踐的雙重推動下,財會團隊“雙師型”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團隊聯合東莞百正稅務師事務所、廣西水利電力建設集團等10余家企業,建立“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機制:4名教師受聘擔任企業財務顧問,參與水利工程竣工決算、企業稅務籌劃等真實項目﹔8名企業高級會計師、水利工程造價師入駐校園,共同開展“水利工程財務核算”“招投標財務管控”等課程教學。
目前,團隊18名教師90%達到“雙師型”標准,3人具備智能財稅高級應用証書等行業資質,2人獲評“廣西千百會計人才”。教師們將行業實踐經驗融入課堂,例如在《水利工程財務》課程中,結合參與的西江航運樞紐項目經驗,設計“水利專項資金核算”實訓模塊,使教學內容與行業實際無縫銜接,崗位適配度顯著提升。
從“金課”“金師”的全國認定,到競賽成果的持續突破,再到“雙師型”隊伍的全員達標,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財會團隊走出了一條以成果引領能力提升、以實踐推動素養進階的師資建設之路。未來,團隊將繼續以“金師”標准為引領,深化數字化賦能與校企協同,為培養更多適應會計行業與水利行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注入新動能。(唐鋒 潘念萍 周燕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