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梧鐵路:智能建造推動鐵路T梁預制提速增效
2025年08月20日16:39 | 來源: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日,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投資建設、中鐵四局承建的柳梧鐵路站前3標武宣制梁場2244片T梁預制任務全部完成。該制梁場創新引入全國鐵路市場首個智能鋼筋生產線,通過T梁預制全過程數據自動採集、各類管理信息自動集成,形成了智能化的運行生產模式。
智能生產線底腹板鋼筋焊接
柳梧鐵路武宣制梁場T梁智能生產線含鋼筋自動化生產線、環向生產線,採用移動台座、液壓橫移側模、噴淋養生室等智能設備,使T梁生產真正實現工廠化流水作業。應用擋渣牆自動脫模技術、模板數據檢測系統、端模脫模技術等先進科研工裝,保証了多組油缸同步運作的精度,並賦予側模液壓控制系統位置“記憶”功能,實現了合模及脫模的一鍵操作,避免了拼縫錯台及模板變形,降低了拆模過程中的梁體損傷風險。通過“BIM+智能管理平台”對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等多個關鍵工序進行全面監控和數據分析,基於智能算法動態採集生產進度及影像數據,利用AI智能識別提高數據採集的准確性和實時性,同時採集的數據實時反映在三維數字孿生梁場,實現數據採集智能化、生產管理便捷化﹔平台借鑒制造業APS生產排程理念,結合實際生產需求智能綁定生產計劃並動態發布,自動輸出T梁制存關系表等技術資料,可實現生產計劃實時調整、生產過程可視跟蹤。
噴淋養護系統自動養護T梁
通過技術智能化賦能,柳梧鐵路武宣制梁場實現了T梁生產的標准化、精細化與高效化。在質量方面,智能控制系統確保了鋼筋加工精度、模板安裝穩定性及混凝土養護均勻性,顯著提升了T梁實體質量。在效率方面,智能生產線大幅縮短了各工序作業時間,T梁單片生產周期較傳統模式縮短約30%,整體生產效率提高40%以上,實現了安全、優質、高效的智能建造目標。
胡飛宇 攝影報道
(責編:李敏軍、許藎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